第八百零三章 郭府酒宴(上)
二楼门口,钱槐青衣小帽,赔笑着。随着三爷在敦煌的地位上升,他在人前炙手可热。这些日子,奉承者很多。三教九流都有。但在三爷面前,他还是昔日的小跟班。
钱槐服帖的道:“三爷,我这就去退。那姓娄的商人给了我50两银子的红包。”
贾环微微挑眉,从凄迷的秋雨上收回视线,转过身,走进雅致的花厅中,笑道:“哦?这个价格有点高啊!他还有什么话?”
贾环对自己长随传话的“价格”还是心里有数的。一般而言,给钱槐通传的红包在2两银子到5两银子左右。特别传话,也不过是10两银子。
要知道,在敦煌,七个人吃一顿丰盛的早饭:牛肉面、羊肉合汁只要不到十银元。物价比京城要低许多。
钱槐笑嘻嘻的拍马屁,“三爷明见。他说他愿意在三爷门下奔走,效犬马之劳。我看他是想在敦煌城里的‘买卖’上分一杯羹。”
大胜之后,俘获的人口,牛羊,都需要消化掉。这需要依靠商人。最近很多人找到三爷请托。
贾环听的好笑,道:“行了。不要卖弄口舌。”微微一顿,吩咐道:“你和他接触着,摸摸他的底子。我回头说不定会用他。”
钱槐领命下楼。
贾环做到花厅的桌子上喝茶,微微沉思。
对于俘虏的胡人,按照惯例,被卖做奴隶,他持中性态度。但蓄奴,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落后的。将来肯定要打破这道枷锁。
只是,从大周当前的社会形态来说,奴隶是一个家庭的财富。奴仆的子子孙孙都归主家所有。这是堪比土地的财富。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工业化没有开启之前,对于大量的自由人口的需求,没有那么大。
但是,要注意到,自康顺末年末以来,农村中,大批的自耕农破产,卖身为奴,托庇于豪强,逃避朝廷苛捐杂税,谋取生存。和明朝中后期的情况类似。这是周朝社会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自耕农的大批减少,则国家税赋减少。国家税赋减少,当国家财政破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言自明。这是国家和地方豪强利益的矛盾。
若是日后他执掌大周中枢,必定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必定会出问题。但,他现在能做的是:在西域推行废汉奴令。
至于,奴隶贸易,他肯定不会参与。战利品如何分,这是齐总督要考虑的事情。像胡炽,捐出家产,为大军垫付军费,岂能不赏?还有3000万银元的西域债,本息需要偿还。
还有将士们需要赏赐,笼络军心!大军的缴获,大都归国库所有。但将士们并不需要牛羊、人口,而是需要美酒、绸缎、银元、爵位。这都需要变现。朝廷的赏赐,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运送物资到西域来。
贾府真正在西域中赚钱的生意,是信丰银号的银行业务。当然,因为晋商的支持西域债以及银票的通兑,晋商票号,包括胡炽的天顺丰,都在做这些业务。
贾府的优势在于,贾环出身于旧武勋集团。这实际上揽下大半的军中业务。
贾环正思考着,一名貌美的胡姬侍女,提着茶壶、糕点,走上来,手中拿着一叠帖子,微微屈身,小意的汇报道:“老爷,这是今日门房里收到的帖子。”
她约二十五岁左右,穿着蓝色的薄袄、葱绿色的马面裙,身姿修长,凶口丰腴。圆脸肤白。风情柔美。以贾环挑剔的眼光,亦觉得此女养眼。据闻,这是敦煌某月氏贵人家的美妾。他这栋宅院里的丫鬟、仆妇,都是韩家帮着采购的,质量上乘。州学学子韩无功家中,经营着数处银矿。
“嗯。”贾环心里惦记着宝姐姐她们,只是欣赏下胡姬的风情,倒不会有别的想法。点点头,打发她下去,抿着温茶,翻一翻拜帖,又看到郭家的帖子,想一想,决定在去瓜州之前,去一趟郭家。
牛羊、奴隶贸易的事情,他能否拿到份额,要看后日的瓜州之行,齐总督的分配。无法许诺什么。他没有权限。但,不好寒了郭家的心。
…
…
小雨下了一夜。北风寒。郭家村中,一片片院落、屋舍沐浴在小雨中。
郭家,是敦煌本地的大族。繁衍百年。家族人口近千。整个郭家村中都是郭氏族人。
这成片的屋舍中某处,一间精美的少女闺房中,一名二八年华的少女,正伏在拔步床中,低声啜泣。容貌不可见,只从她的身段看,可知是美人。
一名身姿纤细的二十四五岁的美少(和谐)妇,站在一旁,低声劝道:“娥娘,乖!老爷的决定,如何改得了?再说,那贾参议于我们郭家有大恩。年前有为,才比你大两岁,就是布政司的参议。城里炙手可热的权力人物。你给他做妾,不算辱没你。”
叫娥娘的少女,趴在被窝中,哭声不止。
…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管弦呕哑之声。郭家养的戏班子,唱着唐诗。一曲毕,厅中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九月十四日,中午时分,小雨未停,贾环带着庞泽、张四水一起到郭家赴宴。由郭家的族长郭纶,并三个儿子作陪。
郭纶六十多岁,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举杯敬酒,道:“山野之声,不及京中乐声。还望贾大人见谅。”郭家因为贾环主导的大军采购,赚的盘满钵满。一年的发展抵得上过去十年。
郭纶又对庞泽、张四水道:“两位相公见谅。”
秀才在民间的尊称就是相公。
庞泽哈哈一笑,点评道:“当日白乐天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我们在敦煌,能听到这样的水准乐声,亦有可取之处。”
张四水神情微微有些窘迫,他只是童生。他性格如此。
“无妨。郭员外客气。”贾环笑一笑,举杯饮酒。心中感慨难言。江南,他魂牵梦绕之地。九月中旬,塞外已是冬季。江南呢?秋尽江南草未凋。
话题随意的进行着。
贾环道:“郭员外久居敦煌,我有件事倒是要问问郭员外。天下名伶石大家与我有旧,她当日从敦煌前往西域,走的是那条路线?郭员外可有她的消息?”
雍治十七年七月底,一代名伶,薇薇和诗诗的弟子:石玉华自京城出发,来西域采风。他派了四名家将跟着保护石玉华,石玉华身上亦有着给左都督牛继宗的书信。
然而,雍治十七年,西域大变局,牛继宗已经身死。未知,这位爱音乐、风情独特的女子,现在如何了?
军务繁忙时,他无瑕关注。此时,闲下来,以他和石玉华之间的渊源,自是要问一问。
郭纶微微一愣,拍着腿道:“哎呀,原来石大家与贾大人有旧。”脸上微微带着回忆,“去年十月,石大家抵达敦煌,当时盛况空前。她的歌声,堪比天籁。可惜她未在敦煌久留。因草原大雪,不便通行。她从南线出发,准备前往龟兹。”
敦煌的南线,指的是沿着大漠和阿尔金山脉间狭长的地带,抵达蒲桃城,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沿而走,方才抵达安西四镇中的于阗镇(今和田地区)
从于阗镇,往西北行,可至疏勒,再回转向东,至姑墨、龟兹。
“哦。这样啊!”贾环轻轻的叹口气,微微沉吟。心情有些沉重,亦有些侥幸。
希望石玉华不要出事。若是她出事,薇薇肯定会伤心。从时间上算,她抵达于阗镇,姑墨大战已经结束,她不大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前往龟兹。
钱槐服帖的道:“三爷,我这就去退。那姓娄的商人给了我50两银子的红包。”
贾环微微挑眉,从凄迷的秋雨上收回视线,转过身,走进雅致的花厅中,笑道:“哦?这个价格有点高啊!他还有什么话?”
贾环对自己长随传话的“价格”还是心里有数的。一般而言,给钱槐通传的红包在2两银子到5两银子左右。特别传话,也不过是10两银子。
要知道,在敦煌,七个人吃一顿丰盛的早饭:牛肉面、羊肉合汁只要不到十银元。物价比京城要低许多。
钱槐笑嘻嘻的拍马屁,“三爷明见。他说他愿意在三爷门下奔走,效犬马之劳。我看他是想在敦煌城里的‘买卖’上分一杯羹。”
大胜之后,俘获的人口,牛羊,都需要消化掉。这需要依靠商人。最近很多人找到三爷请托。
贾环听的好笑,道:“行了。不要卖弄口舌。”微微一顿,吩咐道:“你和他接触着,摸摸他的底子。我回头说不定会用他。”
钱槐领命下楼。
贾环做到花厅的桌子上喝茶,微微沉思。
对于俘虏的胡人,按照惯例,被卖做奴隶,他持中性态度。但蓄奴,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落后的。将来肯定要打破这道枷锁。
只是,从大周当前的社会形态来说,奴隶是一个家庭的财富。奴仆的子子孙孙都归主家所有。这是堪比土地的财富。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工业化没有开启之前,对于大量的自由人口的需求,没有那么大。
但是,要注意到,自康顺末年末以来,农村中,大批的自耕农破产,卖身为奴,托庇于豪强,逃避朝廷苛捐杂税,谋取生存。和明朝中后期的情况类似。这是周朝社会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自耕农的大批减少,则国家税赋减少。国家税赋减少,当国家财政破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言自明。这是国家和地方豪强利益的矛盾。
若是日后他执掌大周中枢,必定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必定会出问题。但,他现在能做的是:在西域推行废汉奴令。
至于,奴隶贸易,他肯定不会参与。战利品如何分,这是齐总督要考虑的事情。像胡炽,捐出家产,为大军垫付军费,岂能不赏?还有3000万银元的西域债,本息需要偿还。
还有将士们需要赏赐,笼络军心!大军的缴获,大都归国库所有。但将士们并不需要牛羊、人口,而是需要美酒、绸缎、银元、爵位。这都需要变现。朝廷的赏赐,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运送物资到西域来。
贾府真正在西域中赚钱的生意,是信丰银号的银行业务。当然,因为晋商的支持西域债以及银票的通兑,晋商票号,包括胡炽的天顺丰,都在做这些业务。
贾府的优势在于,贾环出身于旧武勋集团。这实际上揽下大半的军中业务。
贾环正思考着,一名貌美的胡姬侍女,提着茶壶、糕点,走上来,手中拿着一叠帖子,微微屈身,小意的汇报道:“老爷,这是今日门房里收到的帖子。”
她约二十五岁左右,穿着蓝色的薄袄、葱绿色的马面裙,身姿修长,凶口丰腴。圆脸肤白。风情柔美。以贾环挑剔的眼光,亦觉得此女养眼。据闻,这是敦煌某月氏贵人家的美妾。他这栋宅院里的丫鬟、仆妇,都是韩家帮着采购的,质量上乘。州学学子韩无功家中,经营着数处银矿。
“嗯。”贾环心里惦记着宝姐姐她们,只是欣赏下胡姬的风情,倒不会有别的想法。点点头,打发她下去,抿着温茶,翻一翻拜帖,又看到郭家的帖子,想一想,决定在去瓜州之前,去一趟郭家。
牛羊、奴隶贸易的事情,他能否拿到份额,要看后日的瓜州之行,齐总督的分配。无法许诺什么。他没有权限。但,不好寒了郭家的心。
…
…
小雨下了一夜。北风寒。郭家村中,一片片院落、屋舍沐浴在小雨中。
郭家,是敦煌本地的大族。繁衍百年。家族人口近千。整个郭家村中都是郭氏族人。
这成片的屋舍中某处,一间精美的少女闺房中,一名二八年华的少女,正伏在拔步床中,低声啜泣。容貌不可见,只从她的身段看,可知是美人。
一名身姿纤细的二十四五岁的美少(和谐)妇,站在一旁,低声劝道:“娥娘,乖!老爷的决定,如何改得了?再说,那贾参议于我们郭家有大恩。年前有为,才比你大两岁,就是布政司的参议。城里炙手可热的权力人物。你给他做妾,不算辱没你。”
叫娥娘的少女,趴在被窝中,哭声不止。
…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管弦呕哑之声。郭家养的戏班子,唱着唐诗。一曲毕,厅中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九月十四日,中午时分,小雨未停,贾环带着庞泽、张四水一起到郭家赴宴。由郭家的族长郭纶,并三个儿子作陪。
郭纶六十多岁,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举杯敬酒,道:“山野之声,不及京中乐声。还望贾大人见谅。”郭家因为贾环主导的大军采购,赚的盘满钵满。一年的发展抵得上过去十年。
郭纶又对庞泽、张四水道:“两位相公见谅。”
秀才在民间的尊称就是相公。
庞泽哈哈一笑,点评道:“当日白乐天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我们在敦煌,能听到这样的水准乐声,亦有可取之处。”
张四水神情微微有些窘迫,他只是童生。他性格如此。
“无妨。郭员外客气。”贾环笑一笑,举杯饮酒。心中感慨难言。江南,他魂牵梦绕之地。九月中旬,塞外已是冬季。江南呢?秋尽江南草未凋。
话题随意的进行着。
贾环道:“郭员外久居敦煌,我有件事倒是要问问郭员外。天下名伶石大家与我有旧,她当日从敦煌前往西域,走的是那条路线?郭员外可有她的消息?”
雍治十七年七月底,一代名伶,薇薇和诗诗的弟子:石玉华自京城出发,来西域采风。他派了四名家将跟着保护石玉华,石玉华身上亦有着给左都督牛继宗的书信。
然而,雍治十七年,西域大变局,牛继宗已经身死。未知,这位爱音乐、风情独特的女子,现在如何了?
军务繁忙时,他无瑕关注。此时,闲下来,以他和石玉华之间的渊源,自是要问一问。
郭纶微微一愣,拍着腿道:“哎呀,原来石大家与贾大人有旧。”脸上微微带着回忆,“去年十月,石大家抵达敦煌,当时盛况空前。她的歌声,堪比天籁。可惜她未在敦煌久留。因草原大雪,不便通行。她从南线出发,准备前往龟兹。”
敦煌的南线,指的是沿着大漠和阿尔金山脉间狭长的地带,抵达蒲桃城,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沿而走,方才抵达安西四镇中的于阗镇(今和田地区)
从于阗镇,往西北行,可至疏勒,再回转向东,至姑墨、龟兹。
“哦。这样啊!”贾环轻轻的叹口气,微微沉吟。心情有些沉重,亦有些侥幸。
希望石玉华不要出事。若是她出事,薇薇肯定会伤心。从时间上算,她抵达于阗镇,姑墨大战已经结束,她不大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前往龟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