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打完小怪见大怪
贾环去永寿宫见杨贵妃,当然不会出现“林冲误入白虎堂”的剧情。出入宫禁,都有严格的记录。
再者,贾环虽然是勋贵世家的子弟,但他算是外臣,见杨贵妃要多层通传,而且见面是隔着帘子的。贵妃的容颜,自然不可能轻易给人看到。
西华门处验过身份后,贾环给一名永寿宫的太监领着,从西华门入,过武英殿,再沿着宫殿中的甬道往北直走,进入后--宫区域。过永寿门,至永寿宫中。
永寿宫内的一处偏厅中,里面已经做好准备。会客区域正前方,摆放着一张宽大、精美的山水画屏风。数名太监、宫女站在屏风内外。显然,杨贵妃就在屏风后。
贾环心里有些无奈,跪地行礼,道:“臣翰林侍讲贾环参见贵妃娘娘。”他自来到红楼世界,就想过,目标是不跪人。但,显然,在十四岁的年纪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点困难。
杨贵妃坐在屏风后的塌椅上,穿着明黄色的长裙,端庄、优雅。小皇子已经快三个月大。杨贵妃容貌精致,珠圆玉润。三十出头的美妇,有着成熟、绝代芳华的美人风情。
杨贵妃点一点头,温声道:“贾翰林,免礼。”等贾环起来,再缓声道:“恪儿得罪了贾翰林,风流韵事被刊登在真理报上。他也被天子惩罚。本宫今日请贾翰林前来,是想向贾翰林讨个人情,原谅他可好?”
贾环低着头,答道:“微臣惶恐!”脑子急转。他很诧异,这根本不是当朝最得宠的贵妃应该有的态度。太谦和了。他只是个正六品的翰林而已。
杨贵妃掩嘴一笑,声音清甜、悦耳,“贾翰林的胆子哪有这么小?你配合何相调兵平叛,可是敢拿火铳指着府军后卫指挥使的!就这么说定了,可以吗?
元春妹妹正在养胎,我不好拿这些琐事烦她。恪儿的娘亲,当年待我如姐妹。我不管他,谁管他呢。”
贵妃相求,话说到这份上,贾环还能说什么?他本来是在真理报上整完蜀王就是算完。并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他哪有那么清闲?当即,作揖行礼,“臣遵旨!”
杨贵妃愉快的轻笑,欢喜的道:“好--!那…贾翰林,是不是要在真理报上登一个说明,挽回恪儿的名声?”
贾环嘴角露出苦笑,想了想,决定说实话,“贵妃娘娘,信息的传播具备时效性。当前舆论风波已经平息,没有必要再提。人们,都是健忘的。”
经历过网络时代的人都知道。网络热点,舆论热点,都是一阵接一阵。拖一拖,基本就会淡下来。因为,每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他的大脑必须学会遗忘。
只是,杨贵妃看到的是他的反对,驳回她的意见,会不会认为他口是心非,不愿意“和解”呢?
杨贵妃愣了下,微微沉吟了一会,温和的轻声道:“也好。本宫相信贾翰林的判断。毕竟,真理报是你一手做起来的。这事本宫欠你一个人情。”
贾环微怔。
对答结束后,杨贵妃赏了贾环一些东西,聊表心意。贾环自永寿宫中出来,心里的惊讶还没有消失:杨贵妃的姿态太低,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信他的话,这让他心生好感。
但,贾环心中同时又禁不住悠悠一叹:“可怕”的杨贵妃啊!当一个女人,不以美貌为“武器”,只凭着气质、性格就能让人不法拒绝时,她是可怕的!
无往而无不利。
杨贵妃在宫中得宠,自有原因。或许,在天子怠政的大局下,晋王、楚王的夺嫡可能会发生变数!当今天子四十有四,若能活到康熙那个岁数,那杨贵妃的皇子就有24岁。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了。
这不同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那是杨广的女儿。杨妃的儿子继位,那唐朝皇室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杨?而雍治天子的杨贵妃,在血统上,并无前朝的血脉。她的儿子,可以继承大宝。
将来的事,谁说的准?反正,贾环是打定主意,不带着贾府参与夺嫡。
贾环心里再叹口气,放弃心中隐隐的想法:若是宫中无事,元春生下皇子,元春将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届时,贾府是否可以推一推?当然,要先和元春商量。但是,宫中有杨贵妃这样的存在,恐怕不争,才是上策。
贾环正想着事情,前头带路的小太监忽而停下来,道:“小的见过刘公公。”
刘公公是一名中年太监,面白无须,身材消瘦,穿着青色的袍服,脸色冷峻。在贾环看过来时,脸上却突然露出一丝笑容,拱手一礼,客气的道:“莫非是贾探花当面?久仰久仰。在下极喜欢贾探花的诗词。”
贾环看这架势,就知道这位刘公公在宫中颇有能量。杨贵妃宫里的小太监都恭敬有礼。可想而知。但是,太监一般自称是咱家。哪有自称“在下”的?
贾环拱手回礼,道:“刘公公,幸会。”
刘公公眯着眼睛笑一笑,点点头,离开。
贾环压着心里的疑惑,离开皇城。偶遇一位刘公公只是一个小插曲。见杨贵妃才是要事。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玄幻小说里面打怪。打完了蜀王宁恪这只小怪,引来杨贵妃这只大怪。只是,贾环没料到,杨贵妃出奇的好说话。大怪自然是不用打的。杨贵妃的智商不仅在线,而且非常的高。
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是和杨贵妃的接触,一个是她亲口说欠的人情。这个人情有几分,不好说。但当朝最得宠的贵妃的人情,运作的好,还是很有用处的。
…
…
贾环见过杨贵妃,恢复教学,每日在真理报报社、家中、吴王府中来回。
而真理报大获成功,所影响到的,并不是只有当了一会“明星”的蜀王。
夏季多雨。京城外城东的一处小院中,新任的真理报副主编萧梦祯和好友罗华前来拜访,寓居在此的韩秀才。韩谨和萧梦祯去年年底来京时,黄州府知府尹言、同知仇兴德各赠送了白银五百两作为盘缠。
窗边,雨声点点。芭蕉叶卷。
萧梦祯和罗华将带来的酒菜铺开在小桌上。三人把盏共酌。
萧梦祯轻叹道:“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新科的庶吉士、金陵人罗华笑道:“开之兄,春风得意,何做此儿女之叹?”对韩谨道:“子恒兄要劝劝他。”
萧梦祯一笑,道:“我有我的思念。不比阁下与佳人订婚,春心荡漾。只等几月后完婚。”
几人大笑。罗华,时年二十六岁。妻,金陵人,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孙女李纹。李氏随母正客居在京城。其姑妈是贾府寡居的长孙媳妇(李纨)。萧梦祯陪罗华去李氏家中拜访过。
韩谨洒脱的一笑,吟诵道:“雨打芭蕉声声泣,遥请惊鸿问故人。他乡独闯可安否,莫忘远方思友人。”温柔乡是英雄冢。大丈夫,功业未立,何以为家?
萧梦祯饮了一杯,道:“子恒兄总是这样斗志昂然,令我钦佩。前些时日,贾子玉与我谈了一次。说的我很有感触。他说,阴谋家只整人,政治家还要整国家。东林党,只有党派利益,没有国家利益。亡之不可惜。”
贾环向他交了底,最终,真理报还是他来做主编。但是,有一个要求:不能只顾东林党的利益。他严格说起来,其实不算东林党人。赏识他的黄州知府尹言,是前太子的老师。
他认可贾环的看法。
韩谨失笑,“开之,这要我怎么说?君子群而不党。但是,几人做到?比如:当前的何派,楚王党。这都是有的吧?贾兄对东林一脉还是有些偏见。
另外,他的性子,有些冷,有些懒。每每都是被时势所推出来的。正所谓,锥处囊中,其末自现。”
罗华点头,与韩谨喝了一杯酒。说起来,他和贾府也算亲戚。不过,他不屑于和勋贵世家走动。他问道:“子恒兄,你谋划的如何了?”
眼前这位大才,学有帝王术。来京城是想要一展抱负。他是极为佩服的。而太子之位,只会在晋王和楚王之间产生。
韩谨点点头,脸色有些清冷。他通过龙江先生的关系,分别和晋王、楚王都谈过一次。
萧梦祯就笑,“晋王年长,而且,在天子身边办事。韩兄是打算顺势而为?”
韩谨还没回答。这时,门外的长随进来汇报,“先生,有几名自称楚王府的人求见。”
萧梦祯、罗华两人一愣。
韩谨笑一笑,甩着衣袖,“今日我有朋友来访,不见!”
再者,贾环虽然是勋贵世家的子弟,但他算是外臣,见杨贵妃要多层通传,而且见面是隔着帘子的。贵妃的容颜,自然不可能轻易给人看到。
西华门处验过身份后,贾环给一名永寿宫的太监领着,从西华门入,过武英殿,再沿着宫殿中的甬道往北直走,进入后--宫区域。过永寿门,至永寿宫中。
永寿宫内的一处偏厅中,里面已经做好准备。会客区域正前方,摆放着一张宽大、精美的山水画屏风。数名太监、宫女站在屏风内外。显然,杨贵妃就在屏风后。
贾环心里有些无奈,跪地行礼,道:“臣翰林侍讲贾环参见贵妃娘娘。”他自来到红楼世界,就想过,目标是不跪人。但,显然,在十四岁的年纪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点困难。
杨贵妃坐在屏风后的塌椅上,穿着明黄色的长裙,端庄、优雅。小皇子已经快三个月大。杨贵妃容貌精致,珠圆玉润。三十出头的美妇,有着成熟、绝代芳华的美人风情。
杨贵妃点一点头,温声道:“贾翰林,免礼。”等贾环起来,再缓声道:“恪儿得罪了贾翰林,风流韵事被刊登在真理报上。他也被天子惩罚。本宫今日请贾翰林前来,是想向贾翰林讨个人情,原谅他可好?”
贾环低着头,答道:“微臣惶恐!”脑子急转。他很诧异,这根本不是当朝最得宠的贵妃应该有的态度。太谦和了。他只是个正六品的翰林而已。
杨贵妃掩嘴一笑,声音清甜、悦耳,“贾翰林的胆子哪有这么小?你配合何相调兵平叛,可是敢拿火铳指着府军后卫指挥使的!就这么说定了,可以吗?
元春妹妹正在养胎,我不好拿这些琐事烦她。恪儿的娘亲,当年待我如姐妹。我不管他,谁管他呢。”
贵妃相求,话说到这份上,贾环还能说什么?他本来是在真理报上整完蜀王就是算完。并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他哪有那么清闲?当即,作揖行礼,“臣遵旨!”
杨贵妃愉快的轻笑,欢喜的道:“好--!那…贾翰林,是不是要在真理报上登一个说明,挽回恪儿的名声?”
贾环嘴角露出苦笑,想了想,决定说实话,“贵妃娘娘,信息的传播具备时效性。当前舆论风波已经平息,没有必要再提。人们,都是健忘的。”
经历过网络时代的人都知道。网络热点,舆论热点,都是一阵接一阵。拖一拖,基本就会淡下来。因为,每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他的大脑必须学会遗忘。
只是,杨贵妃看到的是他的反对,驳回她的意见,会不会认为他口是心非,不愿意“和解”呢?
杨贵妃愣了下,微微沉吟了一会,温和的轻声道:“也好。本宫相信贾翰林的判断。毕竟,真理报是你一手做起来的。这事本宫欠你一个人情。”
贾环微怔。
对答结束后,杨贵妃赏了贾环一些东西,聊表心意。贾环自永寿宫中出来,心里的惊讶还没有消失:杨贵妃的姿态太低,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信他的话,这让他心生好感。
但,贾环心中同时又禁不住悠悠一叹:“可怕”的杨贵妃啊!当一个女人,不以美貌为“武器”,只凭着气质、性格就能让人不法拒绝时,她是可怕的!
无往而无不利。
杨贵妃在宫中得宠,自有原因。或许,在天子怠政的大局下,晋王、楚王的夺嫡可能会发生变数!当今天子四十有四,若能活到康熙那个岁数,那杨贵妃的皇子就有24岁。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了。
这不同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那是杨广的女儿。杨妃的儿子继位,那唐朝皇室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杨?而雍治天子的杨贵妃,在血统上,并无前朝的血脉。她的儿子,可以继承大宝。
将来的事,谁说的准?反正,贾环是打定主意,不带着贾府参与夺嫡。
贾环心里再叹口气,放弃心中隐隐的想法:若是宫中无事,元春生下皇子,元春将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届时,贾府是否可以推一推?当然,要先和元春商量。但是,宫中有杨贵妃这样的存在,恐怕不争,才是上策。
贾环正想着事情,前头带路的小太监忽而停下来,道:“小的见过刘公公。”
刘公公是一名中年太监,面白无须,身材消瘦,穿着青色的袍服,脸色冷峻。在贾环看过来时,脸上却突然露出一丝笑容,拱手一礼,客气的道:“莫非是贾探花当面?久仰久仰。在下极喜欢贾探花的诗词。”
贾环看这架势,就知道这位刘公公在宫中颇有能量。杨贵妃宫里的小太监都恭敬有礼。可想而知。但是,太监一般自称是咱家。哪有自称“在下”的?
贾环拱手回礼,道:“刘公公,幸会。”
刘公公眯着眼睛笑一笑,点点头,离开。
贾环压着心里的疑惑,离开皇城。偶遇一位刘公公只是一个小插曲。见杨贵妃才是要事。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玄幻小说里面打怪。打完了蜀王宁恪这只小怪,引来杨贵妃这只大怪。只是,贾环没料到,杨贵妃出奇的好说话。大怪自然是不用打的。杨贵妃的智商不仅在线,而且非常的高。
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是和杨贵妃的接触,一个是她亲口说欠的人情。这个人情有几分,不好说。但当朝最得宠的贵妃的人情,运作的好,还是很有用处的。
…
…
贾环见过杨贵妃,恢复教学,每日在真理报报社、家中、吴王府中来回。
而真理报大获成功,所影响到的,并不是只有当了一会“明星”的蜀王。
夏季多雨。京城外城东的一处小院中,新任的真理报副主编萧梦祯和好友罗华前来拜访,寓居在此的韩秀才。韩谨和萧梦祯去年年底来京时,黄州府知府尹言、同知仇兴德各赠送了白银五百两作为盘缠。
窗边,雨声点点。芭蕉叶卷。
萧梦祯和罗华将带来的酒菜铺开在小桌上。三人把盏共酌。
萧梦祯轻叹道:“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新科的庶吉士、金陵人罗华笑道:“开之兄,春风得意,何做此儿女之叹?”对韩谨道:“子恒兄要劝劝他。”
萧梦祯一笑,道:“我有我的思念。不比阁下与佳人订婚,春心荡漾。只等几月后完婚。”
几人大笑。罗华,时年二十六岁。妻,金陵人,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孙女李纹。李氏随母正客居在京城。其姑妈是贾府寡居的长孙媳妇(李纨)。萧梦祯陪罗华去李氏家中拜访过。
韩谨洒脱的一笑,吟诵道:“雨打芭蕉声声泣,遥请惊鸿问故人。他乡独闯可安否,莫忘远方思友人。”温柔乡是英雄冢。大丈夫,功业未立,何以为家?
萧梦祯饮了一杯,道:“子恒兄总是这样斗志昂然,令我钦佩。前些时日,贾子玉与我谈了一次。说的我很有感触。他说,阴谋家只整人,政治家还要整国家。东林党,只有党派利益,没有国家利益。亡之不可惜。”
贾环向他交了底,最终,真理报还是他来做主编。但是,有一个要求:不能只顾东林党的利益。他严格说起来,其实不算东林党人。赏识他的黄州知府尹言,是前太子的老师。
他认可贾环的看法。
韩谨失笑,“开之,这要我怎么说?君子群而不党。但是,几人做到?比如:当前的何派,楚王党。这都是有的吧?贾兄对东林一脉还是有些偏见。
另外,他的性子,有些冷,有些懒。每每都是被时势所推出来的。正所谓,锥处囊中,其末自现。”
罗华点头,与韩谨喝了一杯酒。说起来,他和贾府也算亲戚。不过,他不屑于和勋贵世家走动。他问道:“子恒兄,你谋划的如何了?”
眼前这位大才,学有帝王术。来京城是想要一展抱负。他是极为佩服的。而太子之位,只会在晋王和楚王之间产生。
韩谨点点头,脸色有些清冷。他通过龙江先生的关系,分别和晋王、楚王都谈过一次。
萧梦祯就笑,“晋王年长,而且,在天子身边办事。韩兄是打算顺势而为?”
韩谨还没回答。这时,门外的长随进来汇报,“先生,有几名自称楚王府的人求见。”
萧梦祯、罗华两人一愣。
韩谨笑一笑,甩着衣袖,“今日我有朋友来访,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