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常平五铢钱
天色明净如洗,寒风微冷,宽敞的街面上,少年人捏着那枚泛着乌黑颜色的铜钱,眼底毫无笑意,带着冬天的凛然,众人怔了一下,祖珽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枚铜钱,而后面色变化了一下,朝皇帝拱拱手,道:“启禀陛下,这是假钱,不是我大齐打造的常平五铢钱……”
太府官员也连忙道:“我大齐的常平五铢钱,乃是文宣皇帝亲自下诏所命铸造,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
而正宗的常平五铢钱……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他接过那枚铜钱给众人观看,“而这枚铜钱,上面有明显刮痕,字迹也并不清晰,还有……大家也注意到了罢,这刮痕处有明显的褐黑之色!”
“这是铁锈……”高纬淡淡的说道:“这枚铜钱里面掺了铁,分量还不小。”
“陛下英明……”太府官员直起了腰板,将自己腰带上挂着的一枚铜钱拿出来,分量厚重,字迹圆润精美,样式清晰美观,这才是真正的常平五铢钱,纵观整部中华货币史,北齐常平五铢钱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币,又因为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的寓意,常常被当作吉祥饰物贴身携带。他将两枚货币高举,两相对比,道:
“看完外表,再掂掂重量,这明显是私铸……也就是俗称的荚钱,大抵就是说,劣币薄似榆荚,风飘水浮,此铜钱虽然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是劣币无疑,都是朝廷所不认可的货币!”
祖珽博学,捏着胡须道:“铸造劣币,实在是与国争利,早晚会弄出大乱子……汉末,董卓挟帝入长安,颁行小钱,除了销熔五铢之外,还将长安城内的铜器尽数销毁,据说,其中还包括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座金人,呵呵……全都用来铸造了小钱,俗称董钱,董钱极尽轻小之能事,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再薄一分,就会化为齑粉,百姓讥之为无名小钱……
再有,沈郎钱,既东晋大将军麾下参军沈充,中原丧乱以来,奸竖横出,沈充起兵谋逆,铸造沈郎钱,钱仅重三铢半,却号称五铢,如此聚敛,难怪他最终兵败身死……这等劣币通行于世的后果就是,国家财政败坏,物价日涨,民生日艰……”
高纬问道:“这种劣币在市场上流传广泛吗?”
“启禀陛下,市面上有一多半的人,用的都是这等劣币进行交易,真正使用我常平五铢的,反而是在少数,其余都是私人铸造的劣币……”
高纬听了后,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磅礴的怒气,“朕虽然早就听闻我朝币制败坏,却没有想到,情况会恶劣到这种程度……劣币驱逐了良币,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如此说来,我朝府库之中,征收上来的,也大多都是这种钱喽?”
“是……”
高纬已经微微有了怒气,道:“怎会如此?文襄、文宣二帝都曾关注币制改革,文宣更是造出了常平五铢钱,如何市面上流通的还是这种劣币?”
“启禀陛下,不是朝廷没有付诸行动过,而是实在是私铸之风盛行,无力动摇啊……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早在前魏南北对立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到了我朝天保四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文宣帝欲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晋武帝……泰始四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为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祖珽摇摇头,“但私铸多是豪强、贵族经营,朝廷掣肘甚多,无力打压,久而久之,百姓也将此等劣币当成了合法的货币……这种状况不独我大齐独有,伪周也一样,两国都是沿袭了前魏均田制,我大齐注重户等差别,而伪周重视丰荒调剂。大齐、伪周的官员俸禄各以食干制和食邑制。也均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弥补财政亏空,结果就是,经济秩序的混乱比之从前更加严重,劣币私铸之风更加盛行……”
“祖大夫说得是,自先帝河清年,至我朝武平年间,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或以铅和铜,已经渐渐有了势大难当之态……早些年没有什么,可这些年,这些弊端越来越明显,物价日涨,百姓的生计越发艰难,这些财富,统统通过行商,进入到了豪强、贵族口带之中,陛下不可不慎呀!”
“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铸币轻重大小应该与商品流通、物价水平相适应,重币用于贵物,轻币用于贱物,子母币相权而行。如今轻重已然难分,就造成了经济民生的紊乱……”郑宇躬身行礼道:“陛下,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臣恳请陛下下旨,清查劣币,不准其流通于世!”
已经快到了日中,日头烈了起来,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所有人的心都牵了起来。良久,皇帝摇摇头,否决了一众官员的提议,“如你们所说,如今劣币已经通行于市,我朝一多半的货币都是这种劣币,百姓所用货币,也有这种劣币,若是一下子全盘否定推翻它,会造成更严重的结果……不妥……”
他说:“但这事也不能都这么算了……劣币通行,终究是对国家不利……传朕旨意……”一名兰台官员连忙要跪下抄录,被高纬托住了,“我先念,你记着就行,回去再写……”
“其一,出太府之外,不准任何人、任何组织私铸钱币,违者……抄没家产、以谋反论处……”
从源头上掘除劣币的根源。
“其二,不准将常平五铢钱和其他货币重新铸熔,不准私铸铜、铁器物,也不准私熔铜铁器物,违者,也抄没家产,流配幽燕……”
世家豪族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囤积财物。
“其三,朝廷明发公文,强制性制定汇率,一枚常平五铢钱,抵两枚劣币,物价、市场,皆按此流通,否则驱逐出市,按罪论处,同时……朝廷征收劣币,也按照一枚常平五铢钱,两枚劣币征收,回收回来的劣币重新锻造……”
“其四,这是关键……太府今年,务必根据市场需求,铸造出足量的新币,太府……可能做到?”
太府官员拱手道:“启禀陛下,以往太府铸币所用皆是范铸法,雕刻模板之后浇上铜水,效率低下不说,而且容易仿造,太府寺匠人新研制出新的铸币方法,名为翻砂法,优势在于方面控制单次铸币数量,耗损率大大降低,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暂时不易仿造,依照此法,臣等必定可以在年底,上交足够数量的常平五铢钱,请陛下放心!”
太府官员也连忙道:“我大齐的常平五铢钱,乃是文宣皇帝亲自下诏所命铸造,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
而正宗的常平五铢钱……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他接过那枚铜钱给众人观看,“而这枚铜钱,上面有明显刮痕,字迹也并不清晰,还有……大家也注意到了罢,这刮痕处有明显的褐黑之色!”
“这是铁锈……”高纬淡淡的说道:“这枚铜钱里面掺了铁,分量还不小。”
“陛下英明……”太府官员直起了腰板,将自己腰带上挂着的一枚铜钱拿出来,分量厚重,字迹圆润精美,样式清晰美观,这才是真正的常平五铢钱,纵观整部中华货币史,北齐常平五铢钱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币,又因为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的寓意,常常被当作吉祥饰物贴身携带。他将两枚货币高举,两相对比,道:
“看完外表,再掂掂重量,这明显是私铸……也就是俗称的荚钱,大抵就是说,劣币薄似榆荚,风飘水浮,此铜钱虽然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是劣币无疑,都是朝廷所不认可的货币!”
祖珽博学,捏着胡须道:“铸造劣币,实在是与国争利,早晚会弄出大乱子……汉末,董卓挟帝入长安,颁行小钱,除了销熔五铢之外,还将长安城内的铜器尽数销毁,据说,其中还包括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座金人,呵呵……全都用来铸造了小钱,俗称董钱,董钱极尽轻小之能事,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再薄一分,就会化为齑粉,百姓讥之为无名小钱……
再有,沈郎钱,既东晋大将军麾下参军沈充,中原丧乱以来,奸竖横出,沈充起兵谋逆,铸造沈郎钱,钱仅重三铢半,却号称五铢,如此聚敛,难怪他最终兵败身死……这等劣币通行于世的后果就是,国家财政败坏,物价日涨,民生日艰……”
高纬问道:“这种劣币在市场上流传广泛吗?”
“启禀陛下,市面上有一多半的人,用的都是这等劣币进行交易,真正使用我常平五铢的,反而是在少数,其余都是私人铸造的劣币……”
高纬听了后,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磅礴的怒气,“朕虽然早就听闻我朝币制败坏,却没有想到,情况会恶劣到这种程度……劣币驱逐了良币,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如此说来,我朝府库之中,征收上来的,也大多都是这种钱喽?”
“是……”
高纬已经微微有了怒气,道:“怎会如此?文襄、文宣二帝都曾关注币制改革,文宣更是造出了常平五铢钱,如何市面上流通的还是这种劣币?”
“启禀陛下,不是朝廷没有付诸行动过,而是实在是私铸之风盛行,无力动摇啊……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早在前魏南北对立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到了我朝天保四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文宣帝欲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晋武帝……泰始四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为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祖珽摇摇头,“但私铸多是豪强、贵族经营,朝廷掣肘甚多,无力打压,久而久之,百姓也将此等劣币当成了合法的货币……这种状况不独我大齐独有,伪周也一样,两国都是沿袭了前魏均田制,我大齐注重户等差别,而伪周重视丰荒调剂。大齐、伪周的官员俸禄各以食干制和食邑制。也均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弥补财政亏空,结果就是,经济秩序的混乱比之从前更加严重,劣币私铸之风更加盛行……”
“祖大夫说得是,自先帝河清年,至我朝武平年间,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或以铅和铜,已经渐渐有了势大难当之态……早些年没有什么,可这些年,这些弊端越来越明显,物价日涨,百姓的生计越发艰难,这些财富,统统通过行商,进入到了豪强、贵族口带之中,陛下不可不慎呀!”
“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铸币轻重大小应该与商品流通、物价水平相适应,重币用于贵物,轻币用于贱物,子母币相权而行。如今轻重已然难分,就造成了经济民生的紊乱……”郑宇躬身行礼道:“陛下,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臣恳请陛下下旨,清查劣币,不准其流通于世!”
已经快到了日中,日头烈了起来,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所有人的心都牵了起来。良久,皇帝摇摇头,否决了一众官员的提议,“如你们所说,如今劣币已经通行于市,我朝一多半的货币都是这种劣币,百姓所用货币,也有这种劣币,若是一下子全盘否定推翻它,会造成更严重的结果……不妥……”
他说:“但这事也不能都这么算了……劣币通行,终究是对国家不利……传朕旨意……”一名兰台官员连忙要跪下抄录,被高纬托住了,“我先念,你记着就行,回去再写……”
“其一,出太府之外,不准任何人、任何组织私铸钱币,违者……抄没家产、以谋反论处……”
从源头上掘除劣币的根源。
“其二,不准将常平五铢钱和其他货币重新铸熔,不准私铸铜、铁器物,也不准私熔铜铁器物,违者,也抄没家产,流配幽燕……”
世家豪族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囤积财物。
“其三,朝廷明发公文,强制性制定汇率,一枚常平五铢钱,抵两枚劣币,物价、市场,皆按此流通,否则驱逐出市,按罪论处,同时……朝廷征收劣币,也按照一枚常平五铢钱,两枚劣币征收,回收回来的劣币重新锻造……”
“其四,这是关键……太府今年,务必根据市场需求,铸造出足量的新币,太府……可能做到?”
太府官员拱手道:“启禀陛下,以往太府铸币所用皆是范铸法,雕刻模板之后浇上铜水,效率低下不说,而且容易仿造,太府寺匠人新研制出新的铸币方法,名为翻砂法,优势在于方面控制单次铸币数量,耗损率大大降低,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暂时不易仿造,依照此法,臣等必定可以在年底,上交足够数量的常平五铢钱,请陛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