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命令!展开反攻
第41章命令!展开反攻
第六部第四十一章命令!展开反攻
战争第一天对红军来说意味着空前的灾难。德国军队在几乎所有的主攻方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西方、西北方2方面军的侧翼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航空兵部队损失惨重。远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虽然对这一灾难的规模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通过国防人民委员部获得的零星情报,他已经可以确信灾难是实实在在的降临了。虽然这位曾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布尔什维克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陷入了惊慌失措,但战争违反他的意志突然降临,确实令斯大林极为震惊和愤怒。
他大骂着找不到踪迹的巴甫洛夫,责备着总参谋部和其他方面军司令员,甚至威胁要“砍掉罪人的头颅”。但斯大林同时也明白,他必须赶快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并建立起有效的指挥。于是,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库立克被派往西方面军,朱可夫被派往西南方面军。与此同时,无数命令被发了出去:在全国发布总动员令,除外贝加尔、中亚和远东外,所有1905-1918出生的,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都将被动员。在苏联欧洲部分进行军事管制,一切国防、国家安全、社会秩序职能全部移交军事机关,军事当局有权调动劳动者和交通工具。
一通忙乱之后,全天只喝了一杯茶,麻脸都变得有些消瘦的斯大林终于在晚上10点左右得到了“好消息”:副总参谋长瓦图京)|敌军已被击退(各方面军都不敢汇报真实情况)。斯大林等人又变得乐观起来。在这新乐观的支配下,11点15分,以铁木辛哥的名义发出了号命令:红军各方面军应对德军实施猛烈的还击。斯大林这会不用担心会负挑起战争的责任了,于是便亲自为这道命令口授了一条:“在从波罗的海直至与匈牙利接壤的国境线上,我允许越过国境线以及不受国境线限制的行动”。在一句话中连续出现3“国境线”,斯大林的神经实在太紧张了。
就在斯大林一会愤怒,一会乐观的时候,原来准备在6月22日度过一个愉快周末的俄国人民也获知了战争爆发的消息。在国境和受空袭地区,人们看见了漫天飞舞、疯狂投弹扫射的德国飞机,有的则遇上了猛烈的炮火和隆隆逼近的德国坦克。斯摩棱斯科车站的一列苏联火车遭受了空袭,很多人还没明白这飞来横祸是怎么回事就丧失了生命,幸存者这样回忆:“车上一片混乱,人们哭喊着,呻吟着。我抬起头,看到到处都是尸体,碎玻璃和鲜血。一直坐在我身旁的那个小姑娘,我发现她的身体还在抽筋,可是脑袋已经没有了。”而在后方城市,更多的人通过莫洛托夫当天中午12时在电台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得入侵的消息。由于过分紧张,这位曾参与十月武装起义、以毫不妥协的坚定而著称的苏联二号人物在广播时有些结结巴巴,但他的一句话,却打动了所有苏联人民、包括那些在狂轰滥炸中倾听着的人民的心:“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将被击溃,胜利属于我们!”但德国的另一个盟友匈牙利此时却还在犹豫不决。虽然匈牙利独裁者霍尔蒂曾经力劝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而德国外交部早在6月15日就在给他的密电中指出希特勒可能在7月初取消德俄关系,并要求匈牙利采取步骤,确保她的边界。但在开战日,霍尔蒂在向德国大使表示进攻苏联是他二十多年的梦想,人类将为此感谢希特勒之后,却溜去玩水球,以此来搪塞德国要求其对苏联宣战的要求。但野心勃勃的匈牙利军队参谋总长维尔特却在给政府的备忘录中宣称:对苏开战是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延误了参战时间,我们甚至会有丧失目前所获得的一切的危险。因此匈牙利军队也作了相应的战争准备,准备投入对苏作战的部队主要是所谓喀尔巴集群。该集群编有1个快速军和第1山地步兵旅、第8防猎兵旅,总兵力达4万多人。快速军由匈牙利第1、2摩化旅和骑兵第1旅组成,曾经参加过德国入侵巴尔干的行动。
623,在德国公使的压力下,匈牙利总理巴尔多希宣布与苏联断交,但仍然没有参战。直到626日正午,3架罗马尼亚轰炸机伪装成苏联飞机轰炸了匈牙利的拉霍(在卢~~卡萨(即科希策),炸死32人,炸伤280。由于总参谋长维尔特的坚持,在匈牙利执政霍尔蒂这个老滑头没有最后认可的情况下,匈牙利于6月27日对苏宣战,同时派出“喀尔巴”快速集群参与对苏作战。
几乎与此同时,苏联总军事委员会的第三号令也已经发到了西部红军各方面军的司令部。如前文所述,这道根据“德军在国境线大部分地段的进攻已被击退,并蒙受损失”的错误情报发出的命令充满了乐观情绪,竟然要求各方面军“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进攻敌军并将其歼灭在边境地区”。
但是各部队实际上不仅没有打退德军猛烈的攻势,反而已经陷入极大的混乱并损失惨重。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要求装备有大量技术兵器的庞大机械化兵团在没有弹药、没有油料、没有敌情资料.有的只是1堆需要修理的坦克的情况下,用1个晚上做好进攻准备,并且从远近不同的地点开到进攻出发地域,然后在完全不进行侦察的条件下发动进攻,这样的命令只有军事外行才能做得出来。但斯大林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反突击必须进行。况且正如当时担任西南方面军作战部长的巴格拉米扬上校所承认的那样:“总部文件在判断上的乐观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发去的充满豪情的文件引起的”。既然如此,前线部队也只好将那无奈的“豪情”进行到底。
第六部第四十一章命令!展开反攻
战争第一天对红军来说意味着空前的灾难。德国军队在几乎所有的主攻方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西方、西北方2方面军的侧翼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航空兵部队损失惨重。远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虽然对这一灾难的规模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通过国防人民委员部获得的零星情报,他已经可以确信灾难是实实在在的降临了。虽然这位曾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布尔什维克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陷入了惊慌失措,但战争违反他的意志突然降临,确实令斯大林极为震惊和愤怒。
他大骂着找不到踪迹的巴甫洛夫,责备着总参谋部和其他方面军司令员,甚至威胁要“砍掉罪人的头颅”。但斯大林同时也明白,他必须赶快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并建立起有效的指挥。于是,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库立克被派往西方面军,朱可夫被派往西南方面军。与此同时,无数命令被发了出去:在全国发布总动员令,除外贝加尔、中亚和远东外,所有1905-1918出生的,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都将被动员。在苏联欧洲部分进行军事管制,一切国防、国家安全、社会秩序职能全部移交军事机关,军事当局有权调动劳动者和交通工具。
一通忙乱之后,全天只喝了一杯茶,麻脸都变得有些消瘦的斯大林终于在晚上10点左右得到了“好消息”:副总参谋长瓦图京)|敌军已被击退(各方面军都不敢汇报真实情况)。斯大林等人又变得乐观起来。在这新乐观的支配下,11点15分,以铁木辛哥的名义发出了号命令:红军各方面军应对德军实施猛烈的还击。斯大林这会不用担心会负挑起战争的责任了,于是便亲自为这道命令口授了一条:“在从波罗的海直至与匈牙利接壤的国境线上,我允许越过国境线以及不受国境线限制的行动”。在一句话中连续出现3“国境线”,斯大林的神经实在太紧张了。
就在斯大林一会愤怒,一会乐观的时候,原来准备在6月22日度过一个愉快周末的俄国人民也获知了战争爆发的消息。在国境和受空袭地区,人们看见了漫天飞舞、疯狂投弹扫射的德国飞机,有的则遇上了猛烈的炮火和隆隆逼近的德国坦克。斯摩棱斯科车站的一列苏联火车遭受了空袭,很多人还没明白这飞来横祸是怎么回事就丧失了生命,幸存者这样回忆:“车上一片混乱,人们哭喊着,呻吟着。我抬起头,看到到处都是尸体,碎玻璃和鲜血。一直坐在我身旁的那个小姑娘,我发现她的身体还在抽筋,可是脑袋已经没有了。”而在后方城市,更多的人通过莫洛托夫当天中午12时在电台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得入侵的消息。由于过分紧张,这位曾参与十月武装起义、以毫不妥协的坚定而著称的苏联二号人物在广播时有些结结巴巴,但他的一句话,却打动了所有苏联人民、包括那些在狂轰滥炸中倾听着的人民的心:“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将被击溃,胜利属于我们!”但德国的另一个盟友匈牙利此时却还在犹豫不决。虽然匈牙利独裁者霍尔蒂曾经力劝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而德国外交部早在6月15日就在给他的密电中指出希特勒可能在7月初取消德俄关系,并要求匈牙利采取步骤,确保她的边界。但在开战日,霍尔蒂在向德国大使表示进攻苏联是他二十多年的梦想,人类将为此感谢希特勒之后,却溜去玩水球,以此来搪塞德国要求其对苏联宣战的要求。但野心勃勃的匈牙利军队参谋总长维尔特却在给政府的备忘录中宣称:对苏开战是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延误了参战时间,我们甚至会有丧失目前所获得的一切的危险。因此匈牙利军队也作了相应的战争准备,准备投入对苏作战的部队主要是所谓喀尔巴集群。该集群编有1个快速军和第1山地步兵旅、第8防猎兵旅,总兵力达4万多人。快速军由匈牙利第1、2摩化旅和骑兵第1旅组成,曾经参加过德国入侵巴尔干的行动。
623,在德国公使的压力下,匈牙利总理巴尔多希宣布与苏联断交,但仍然没有参战。直到626日正午,3架罗马尼亚轰炸机伪装成苏联飞机轰炸了匈牙利的拉霍(在卢~~卡萨(即科希策),炸死32人,炸伤280。由于总参谋长维尔特的坚持,在匈牙利执政霍尔蒂这个老滑头没有最后认可的情况下,匈牙利于6月27日对苏宣战,同时派出“喀尔巴”快速集群参与对苏作战。
几乎与此同时,苏联总军事委员会的第三号令也已经发到了西部红军各方面军的司令部。如前文所述,这道根据“德军在国境线大部分地段的进攻已被击退,并蒙受损失”的错误情报发出的命令充满了乐观情绪,竟然要求各方面军“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进攻敌军并将其歼灭在边境地区”。
但是各部队实际上不仅没有打退德军猛烈的攻势,反而已经陷入极大的混乱并损失惨重。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要求装备有大量技术兵器的庞大机械化兵团在没有弹药、没有油料、没有敌情资料.有的只是1堆需要修理的坦克的情况下,用1个晚上做好进攻准备,并且从远近不同的地点开到进攻出发地域,然后在完全不进行侦察的条件下发动进攻,这样的命令只有军事外行才能做得出来。但斯大林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反突击必须进行。况且正如当时担任西南方面军作战部长的巴格拉米扬上校所承认的那样:“总部文件在判断上的乐观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发去的充满豪情的文件引起的”。既然如此,前线部队也只好将那无奈的“豪情”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