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抉择
安笙也知道此刻不是心疼陆铮的时候,可是,看见陆铮这样,她又哪里管得住自己的心?
好在许氏善察人意,见状忙对陆铮道:“贤侄受累了,伯母先叫人拿一套奕衡的衣裳,你们俩身形相仿,奕衡前些日子新做了几套衣裳,都没穿呢,你先换上吧,万别染了风寒。”
陆铮满头的汗珠子,任是谁见了,都猜得到他身上的衣衫定然也湿透了。
陆铮这样,该说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许氏心疼自己儿子,却也不会全然不顾别人,陆铮待杜奕衡的这份心意,叫她动容,心里自然是感激又心疼的,所以,她叫陆铮去换衣裳,真的不只是客气,而是真心担忧。
陆铮本并没有打算去换衣裳,不过,看大家都这么担心地看着他,便颔首应了,“如此,便麻烦伯母安排了。”
许氏哪会觉得麻烦,闻言忙叫自己的丫鬟带着陆铮下去换衣服。
陆铮走之前,还是忍不住看了安笙一眼,见安笙朝自己点头示意,才放心离开。
陆铮换衣裳去了,褚思仁便催着安笙看那本药典。
安笙也不推辞,忙打开来,迅速翻动几下,然后,便停了下来。
“这里,”她指着自己翻到的那页给褚思仁看,“褚老请看,当初我正是在这本药典上看到的,关于西域蛇刺的记载,这上面说,蛇刺草茎根须皆可入药,唯有果实有毒,若误食的话,轻则昏迷不醒,重则可丢性命。”
安笙话音方落,不光褚思仁定睛看向她手指的方向,杜家众人,也是全都抻着脖子看过来。
“蛇刺?”孙氏和许氏闻言,不由惊呼道。
这是个什么东西,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右相与杜海峰毕竟是男子,见识好歹比孙氏和许氏这样的内宅妇人深远,可是,却也从未见过这蛇刺,他们更关心的是,此物既是产自西域,又怎么会出现在南诏呢?而荣贵妃,又是通过谁得到这种东西?
男人和女人看问题,本身角度就不一样,右相父子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看待问题自然还要比一般男子更加深远一点。
荣贵妃出身汪家,这件事,会不会有汪家的手笔?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显然不是这些,而是杜奕衡所中之毒。
“褚大人,二小姐,二位可有办法为衡儿解毒?”孙氏忧心忡忡地问道。
安笙与褚思仁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答说:“老夫人面前,我等不敢诳语,只能说,必会尽力一试。”
孙氏闻言,面色顿时又凄苦下来。
虽早已知道答案,但是,再次听到同一个答案,还是叫人心里难过。
难不成,是天要亡杜家不成?
孙氏和许氏想到一处,不由一阵哀戚。
安笙和褚思仁正全心全意看那药典,此时也分不出神来安抚杜家人,而杜家人见他二人说的认真,也是不敢多加打搅。
房内,除了安笙和褚思仁的说话声,便只有孙氏和徐氏偶尔的啜泣声,那声音很小,像是刻意压制着,听得人心里发酸。
安笙说的不错,药典上对蛇刺的记述确实不多,但是,却也不是全然没有用的。
褚思仁家学渊源,自小接触医药,家中医书和藏药更是丰富,可谓见多识广,而安笙又是不走寻常路子的,所以,他二人讨论了一阵,倒是真有了些想法。
“褚老有几成把握?”安笙问褚思仁。
褚思仁沉吟了一下,捋了捋胡子,道:“三成。”
安笙点点头,表示了然。
三成,确实不高,可也总好过就这么等着。
杜奕衡的情况,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不管是蛇刺入药还是做毒,他们从前都没有接触过,褚思仁说的三成把握,虽说保守了些,但其实,也不算小了。
世间奇杂之物何其多,他们所见识过的,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可这天下毒物,总有些共通之处,尤其是,他们现在还看到了这蛇刺的记载。
只要有记述,便一定有办法解毒。
当然若是他们从西域而来,或许并不会这般费力,书上有云,凡毒物,三尺之内,必有相克之物存在。
可是,他们不是西域人,杜奕衡的样子,也不知道还能耗多久,这样昏迷不醒,越拖下去,危险只会越大。
所以,即便只有三成把握,也是必要试一试的。
因为,眼下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安笙和褚思仁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必要动手的意思。
二人互相点了下头,然后,转身面向杜家众人。
杜家众人也一脸希冀地看向他们。
正待褚思仁打算将自己和安笙商量的结果,跟杜家人说说的时候,陆铮刚好回来了。
褚思仁只看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直接同右相等人道:“老夫与顾家丫头商量过了,眼下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试试,不过,老夫有句话,必须先跟你们说,这蛇刺果之毒,此前我们从未见过,只在书上见过只言片语,所以,到底该怎么解毒,我们全然不知,眼下这个办法,我只能说,尚有三成把握,到底要不要试,还得请老杜你们来做主。”
这样说,并非是褚思仁和安笙要推卸责任,而是必须得跟杜家人说明情况。
三成的把握,实在太低了,杜家人到底会如何决定,还未可知。
若是杜家人不同意他们动手,他们却也不能强求的,毕竟,他们也没多少把握。
救人与害人,兴许就在一念之间,这个责任太重了,他们真的担不起。
“三成!”孙氏和许氏一听褚思仁说只有三成的把握能解毒,顿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满眼的惊惶凄楚。
右相和杜海峰虽然比孙氏和许氏反应镇定一些,但是,面上仍旧不免布满挣扎。
三成把握,这几率实在太低了,饶是他们身为杜奕衡的至亲,也是一时无法抉择。
安笙和褚思仁也知道,这件事太难决定了,见杜家人犹豫,也没有催促,只静静等着。
生死攸关的大事,谁能真的从容对待呢?
好在许氏善察人意,见状忙对陆铮道:“贤侄受累了,伯母先叫人拿一套奕衡的衣裳,你们俩身形相仿,奕衡前些日子新做了几套衣裳,都没穿呢,你先换上吧,万别染了风寒。”
陆铮满头的汗珠子,任是谁见了,都猜得到他身上的衣衫定然也湿透了。
陆铮这样,该说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许氏心疼自己儿子,却也不会全然不顾别人,陆铮待杜奕衡的这份心意,叫她动容,心里自然是感激又心疼的,所以,她叫陆铮去换衣裳,真的不只是客气,而是真心担忧。
陆铮本并没有打算去换衣裳,不过,看大家都这么担心地看着他,便颔首应了,“如此,便麻烦伯母安排了。”
许氏哪会觉得麻烦,闻言忙叫自己的丫鬟带着陆铮下去换衣服。
陆铮走之前,还是忍不住看了安笙一眼,见安笙朝自己点头示意,才放心离开。
陆铮换衣裳去了,褚思仁便催着安笙看那本药典。
安笙也不推辞,忙打开来,迅速翻动几下,然后,便停了下来。
“这里,”她指着自己翻到的那页给褚思仁看,“褚老请看,当初我正是在这本药典上看到的,关于西域蛇刺的记载,这上面说,蛇刺草茎根须皆可入药,唯有果实有毒,若误食的话,轻则昏迷不醒,重则可丢性命。”
安笙话音方落,不光褚思仁定睛看向她手指的方向,杜家众人,也是全都抻着脖子看过来。
“蛇刺?”孙氏和许氏闻言,不由惊呼道。
这是个什么东西,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右相与杜海峰毕竟是男子,见识好歹比孙氏和许氏这样的内宅妇人深远,可是,却也从未见过这蛇刺,他们更关心的是,此物既是产自西域,又怎么会出现在南诏呢?而荣贵妃,又是通过谁得到这种东西?
男人和女人看问题,本身角度就不一样,右相父子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看待问题自然还要比一般男子更加深远一点。
荣贵妃出身汪家,这件事,会不会有汪家的手笔?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显然不是这些,而是杜奕衡所中之毒。
“褚大人,二小姐,二位可有办法为衡儿解毒?”孙氏忧心忡忡地问道。
安笙与褚思仁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答说:“老夫人面前,我等不敢诳语,只能说,必会尽力一试。”
孙氏闻言,面色顿时又凄苦下来。
虽早已知道答案,但是,再次听到同一个答案,还是叫人心里难过。
难不成,是天要亡杜家不成?
孙氏和许氏想到一处,不由一阵哀戚。
安笙和褚思仁正全心全意看那药典,此时也分不出神来安抚杜家人,而杜家人见他二人说的认真,也是不敢多加打搅。
房内,除了安笙和褚思仁的说话声,便只有孙氏和徐氏偶尔的啜泣声,那声音很小,像是刻意压制着,听得人心里发酸。
安笙说的不错,药典上对蛇刺的记述确实不多,但是,却也不是全然没有用的。
褚思仁家学渊源,自小接触医药,家中医书和藏药更是丰富,可谓见多识广,而安笙又是不走寻常路子的,所以,他二人讨论了一阵,倒是真有了些想法。
“褚老有几成把握?”安笙问褚思仁。
褚思仁沉吟了一下,捋了捋胡子,道:“三成。”
安笙点点头,表示了然。
三成,确实不高,可也总好过就这么等着。
杜奕衡的情况,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不管是蛇刺入药还是做毒,他们从前都没有接触过,褚思仁说的三成把握,虽说保守了些,但其实,也不算小了。
世间奇杂之物何其多,他们所见识过的,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可这天下毒物,总有些共通之处,尤其是,他们现在还看到了这蛇刺的记载。
只要有记述,便一定有办法解毒。
当然若是他们从西域而来,或许并不会这般费力,书上有云,凡毒物,三尺之内,必有相克之物存在。
可是,他们不是西域人,杜奕衡的样子,也不知道还能耗多久,这样昏迷不醒,越拖下去,危险只会越大。
所以,即便只有三成把握,也是必要试一试的。
因为,眼下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安笙和褚思仁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必要动手的意思。
二人互相点了下头,然后,转身面向杜家众人。
杜家众人也一脸希冀地看向他们。
正待褚思仁打算将自己和安笙商量的结果,跟杜家人说说的时候,陆铮刚好回来了。
褚思仁只看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直接同右相等人道:“老夫与顾家丫头商量过了,眼下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试试,不过,老夫有句话,必须先跟你们说,这蛇刺果之毒,此前我们从未见过,只在书上见过只言片语,所以,到底该怎么解毒,我们全然不知,眼下这个办法,我只能说,尚有三成把握,到底要不要试,还得请老杜你们来做主。”
这样说,并非是褚思仁和安笙要推卸责任,而是必须得跟杜家人说明情况。
三成的把握,实在太低了,杜家人到底会如何决定,还未可知。
若是杜家人不同意他们动手,他们却也不能强求的,毕竟,他们也没多少把握。
救人与害人,兴许就在一念之间,这个责任太重了,他们真的担不起。
“三成!”孙氏和许氏一听褚思仁说只有三成的把握能解毒,顿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满眼的惊惶凄楚。
右相和杜海峰虽然比孙氏和许氏反应镇定一些,但是,面上仍旧不免布满挣扎。
三成把握,这几率实在太低了,饶是他们身为杜奕衡的至亲,也是一时无法抉择。
安笙和褚思仁也知道,这件事太难决定了,见杜家人犹豫,也没有催促,只静静等着。
生死攸关的大事,谁能真的从容对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