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担忧
众人正说着话,便听丫鬟来报,说三老爷和文少爷过来了。
陆铮新婚,是有假期的,但陆三老爷和陆文却是没有的,今儿正好是大朝,陆文也要上朝,所以一早便同三老爷一起出去了,这会儿是刚回来,正赶上新妇面见。
说话间,陆三爷和陆文便一前一后进来了,二人先给魏老太君请过安,陆文又给林氏和蒋氏问了安,才轮到安笙去拜见陆三爷。
陆三爷虽是庶子,但好歹是他们那一辈唯一留下的男丁,从小也是放在魏老太君身边养的,加上他生母早逝,所以对魏老太君也十分敬重。
不同于陆家老大和老二,三老爷走的是文臣路子,是应试入官的,如今正做到工部侍郎的位置,听说今年有望再进一步,因而看上去十分意气风发。
陆三爷即近不惑,看着却十分年轻,很是儒雅,许是爱笑的缘故,因而眼尾的褶皱深了些。
总体来看,这是个挺和善的长辈。
安笙跟着陆铮过去拜见,陆三老爷从妻子手中接过见面礼,给了安笙,安笙谢过,才又跟陆文互相厮见。
陆文她可不是头回见了,说是熟得很也不夸张,不过二人还是正正经经地互相拜见了下,如此,才算是将陆家人都见全了。
午膳一家子在一处用的,陆家人丁到底不旺,如今大房更是跟绝户差不多了,因而也就没分男女席,只长辈们坐了一桌,小辈们坐了一桌。
而安笙因为是新妇,也跟着长辈们一起坐的。
陆文和陆绍陵则带着下面弟弟妹妹们一处坐,安笙留心看了一下,见陆翊跟三房几个孩子相处得似乎挺不错的,这才放心。
待用过了午膳,魏老太君便乏了,林氏和蒋氏要伺候魏老太君午睡,其余人便先退出去了。
因林氏心疼,魏老太君也体恤,安笙便也跟陆铮一道走了。
出了荣禧堂,陆铮本是要陪安笙回去的,不过,三老爷却说有件事要跟他说,而且不光是他,陆文也在。
虽然陆三老爷面上还带着笑,但安笙和陆铮都察觉出陆三老爷笑得有些不走心,看着倒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因而夫妻二人交换了个模样,各自分开。
陆铮和陆文去同三老爷说事,安笙则带着陆翊先回涵青堂。
陆翊之前是跟着陆铮住在涵青堂的,就是怕他不习惯,按说安笙嫁过来,陆翊应该移出去住了才是,但林氏考虑到陆翊的情况,便没着急提这事,只是这段日子将陆翊带去她院里住了,为的是给安笙和陆铮这对新婚小夫妻更多的相处空间。
不过,现在还是大白天的,安笙又有好多话要问陆翊,便直接将他带走了。
三房几个孩子也各自回去了,陆绍陵听说约了同窗,也出门去了。
安笙带着陆翊回了涵青堂,陆铮和陆文也去了陆三爷的书房。
刚坐下,小厮上了茶,陆三爷便将伺候的人全都挥退了,不叫打搅。
陆铮一见陆三爷这架势,便知要说的不是件小事。
心头忽然一动,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那件事上头去......
但愿是他想多了吧。
他承认,刚成婚,自己是舍不得娇妻,说他英雄气短也好,胆小也罢,他总归就是舍不得啊......
然而,似乎是怕什么偏要来什么,陆三爷说的事情,偏偏就正对上了陆铮的担心。
“今日早朝,有人提起出征西北的事,虽然被陛下驳回了,但我总觉得这件事不算完,说不定......过段日子真要重点商议此事,届时不外乎那几种结果,不管怎么着,你心里得有个数......”陆三爷提起今早的早朝,颇有些忧心忡忡。
他也说不好,反正总觉得突然有人提出要出征西北,扫平匈奴,不太像是偶然,说不定背后有谁在推波助澜。
陆铮听了陆三爷的话,不由心道果然如此。
不过,他不是个会回避问题的人,若此事真被拿出来朝议,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义不容辞地挂帅人选,只是,他对得起天下国民,却注定要对不起安笙了......
陆文也说:“太子殿下让我跟你说一声,给你提个醒儿,说是最迟一个月,西北的形势,只怕就要变一变了。”
太子所谓的变一变,也是指出征西北跟匈奴打仗这件事,这样说来,此事便不只是陆三老爷一个人的忧虑了。
陆三爷听到陆文说太子也叫提醒陆铮,眉头不由皱的更紧,“若真要跟匈奴打仗,你多半要被派出去,唉,战场凶险,你......也要早做准备才是啊。”
陆家殒命于西北战场的男儿不知凡几,陆三爷的父亲兄弟更是命丧那里,提起西北,陆三爷总是忍不住担忧。
他自己是文臣,将来这国公府早晚是要交给陆铮的,皇上曾经口头允诺过,待到陆铮成年,便叫陆铮袭国公爵,要是他没猜错的话,此次若真点了陆铮为帅,说不定还会直接让陆铮袭爵。
只是,袭爵不袭爵的他们家都不那么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战场上刀枪无眼,怕出意外。
陆铮知道陆三爷担心他,心头自是熨帖,只是他在陆三爷面前历来不会婆婆妈妈,便只道:“三叔放心,我心中有数,会早做准备的。”
陆三爷闻言微微一叹,“好,你有数就好,成了,我就是要跟你说这件事,没别的了,你们且去吧。”
陆铮和陆文闻言,齐声拜别了陆三爷。
因他们二人住的院子离得不远,所以二人出了陆三老爷的院子,便一道而行,路上自然少不得说起今日早朝的情形。
陆文说的更详细,几乎是将早朝的情形整个给陆铮还原了一遍,陆铮听罢,心中便更有计较。
这场仗,只怕在所难免。
不是现在,也是不远的将来。
陆文见陆铮面色凝重,知他担心什么,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他,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也许情况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呢,你也别担心了。”
“我知道。”陆铮倒不是担心西北的形势,他担心的,唯有家人而已。
陆铮新婚,是有假期的,但陆三老爷和陆文却是没有的,今儿正好是大朝,陆文也要上朝,所以一早便同三老爷一起出去了,这会儿是刚回来,正赶上新妇面见。
说话间,陆三爷和陆文便一前一后进来了,二人先给魏老太君请过安,陆文又给林氏和蒋氏问了安,才轮到安笙去拜见陆三爷。
陆三爷虽是庶子,但好歹是他们那一辈唯一留下的男丁,从小也是放在魏老太君身边养的,加上他生母早逝,所以对魏老太君也十分敬重。
不同于陆家老大和老二,三老爷走的是文臣路子,是应试入官的,如今正做到工部侍郎的位置,听说今年有望再进一步,因而看上去十分意气风发。
陆三爷即近不惑,看着却十分年轻,很是儒雅,许是爱笑的缘故,因而眼尾的褶皱深了些。
总体来看,这是个挺和善的长辈。
安笙跟着陆铮过去拜见,陆三老爷从妻子手中接过见面礼,给了安笙,安笙谢过,才又跟陆文互相厮见。
陆文她可不是头回见了,说是熟得很也不夸张,不过二人还是正正经经地互相拜见了下,如此,才算是将陆家人都见全了。
午膳一家子在一处用的,陆家人丁到底不旺,如今大房更是跟绝户差不多了,因而也就没分男女席,只长辈们坐了一桌,小辈们坐了一桌。
而安笙因为是新妇,也跟着长辈们一起坐的。
陆文和陆绍陵则带着下面弟弟妹妹们一处坐,安笙留心看了一下,见陆翊跟三房几个孩子相处得似乎挺不错的,这才放心。
待用过了午膳,魏老太君便乏了,林氏和蒋氏要伺候魏老太君午睡,其余人便先退出去了。
因林氏心疼,魏老太君也体恤,安笙便也跟陆铮一道走了。
出了荣禧堂,陆铮本是要陪安笙回去的,不过,三老爷却说有件事要跟他说,而且不光是他,陆文也在。
虽然陆三老爷面上还带着笑,但安笙和陆铮都察觉出陆三老爷笑得有些不走心,看着倒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因而夫妻二人交换了个模样,各自分开。
陆铮和陆文去同三老爷说事,安笙则带着陆翊先回涵青堂。
陆翊之前是跟着陆铮住在涵青堂的,就是怕他不习惯,按说安笙嫁过来,陆翊应该移出去住了才是,但林氏考虑到陆翊的情况,便没着急提这事,只是这段日子将陆翊带去她院里住了,为的是给安笙和陆铮这对新婚小夫妻更多的相处空间。
不过,现在还是大白天的,安笙又有好多话要问陆翊,便直接将他带走了。
三房几个孩子也各自回去了,陆绍陵听说约了同窗,也出门去了。
安笙带着陆翊回了涵青堂,陆铮和陆文也去了陆三爷的书房。
刚坐下,小厮上了茶,陆三爷便将伺候的人全都挥退了,不叫打搅。
陆铮一见陆三爷这架势,便知要说的不是件小事。
心头忽然一动,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那件事上头去......
但愿是他想多了吧。
他承认,刚成婚,自己是舍不得娇妻,说他英雄气短也好,胆小也罢,他总归就是舍不得啊......
然而,似乎是怕什么偏要来什么,陆三爷说的事情,偏偏就正对上了陆铮的担心。
“今日早朝,有人提起出征西北的事,虽然被陛下驳回了,但我总觉得这件事不算完,说不定......过段日子真要重点商议此事,届时不外乎那几种结果,不管怎么着,你心里得有个数......”陆三爷提起今早的早朝,颇有些忧心忡忡。
他也说不好,反正总觉得突然有人提出要出征西北,扫平匈奴,不太像是偶然,说不定背后有谁在推波助澜。
陆铮听了陆三爷的话,不由心道果然如此。
不过,他不是个会回避问题的人,若此事真被拿出来朝议,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义不容辞地挂帅人选,只是,他对得起天下国民,却注定要对不起安笙了......
陆文也说:“太子殿下让我跟你说一声,给你提个醒儿,说是最迟一个月,西北的形势,只怕就要变一变了。”
太子所谓的变一变,也是指出征西北跟匈奴打仗这件事,这样说来,此事便不只是陆三老爷一个人的忧虑了。
陆三爷听到陆文说太子也叫提醒陆铮,眉头不由皱的更紧,“若真要跟匈奴打仗,你多半要被派出去,唉,战场凶险,你......也要早做准备才是啊。”
陆家殒命于西北战场的男儿不知凡几,陆三爷的父亲兄弟更是命丧那里,提起西北,陆三爷总是忍不住担忧。
他自己是文臣,将来这国公府早晚是要交给陆铮的,皇上曾经口头允诺过,待到陆铮成年,便叫陆铮袭国公爵,要是他没猜错的话,此次若真点了陆铮为帅,说不定还会直接让陆铮袭爵。
只是,袭爵不袭爵的他们家都不那么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战场上刀枪无眼,怕出意外。
陆铮知道陆三爷担心他,心头自是熨帖,只是他在陆三爷面前历来不会婆婆妈妈,便只道:“三叔放心,我心中有数,会早做准备的。”
陆三爷闻言微微一叹,“好,你有数就好,成了,我就是要跟你说这件事,没别的了,你们且去吧。”
陆铮和陆文闻言,齐声拜别了陆三爷。
因他们二人住的院子离得不远,所以二人出了陆三老爷的院子,便一道而行,路上自然少不得说起今日早朝的情形。
陆文说的更详细,几乎是将早朝的情形整个给陆铮还原了一遍,陆铮听罢,心中便更有计较。
这场仗,只怕在所难免。
不是现在,也是不远的将来。
陆文见陆铮面色凝重,知他担心什么,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他,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也许情况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呢,你也别担心了。”
“我知道。”陆铮倒不是担心西北的形势,他担心的,唯有家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