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考试吧,帝国的贵族们!
“大使先生,副大使先生,你们的出身一定非常高贵吧?是什么爵位?”
在拥有一千多个房间,内部结构复杂的好像迷宫一般的霍夫堡大皇宫的某一间宴会厅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正在举行招待使臣的酒宴。就在宾主尽欢的时候,多喝了几杯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突然打听起了纪坤、李少游两个大明使臣的爵位。
皇帝说的是德语,一个跟着范.迪门而来的东印度公司的船长,三十四五岁的瑞典人科伊特正好会说德语和汉语,就充当起了翻译。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居尔居是非常博学的人,也能说德语,不需要安排翻译。
听了科伊特的翻译,军户出身的纪坤并不觉得这个问题让自己没面子,所以面带微笑的回答:“陛下,本使和李副使都不是贵胄出身,我们都是平民出身,通过考试后成为大明帝国的官员。”
李少游并不是科举出身,他是锦衣卫出身,但是却在京学堂读过书,还读得不错,读成了教书先生,所以也算是考试出身的官员了。
“平民通过考试成为官员?”神圣罗马皇帝感到非常惊讶,“那你们国家的贵族在干什么?”
干什么?混吃等死呗......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了,纪坤想了想,笑道:“贵族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或是考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成为军官。”
“什么?贵族和平民都考试?”斐迪南三世似乎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很有兴趣。
“都要考试的......哦,从军立功也可以,不过要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成为军官,还是需要考入讲武堂学习的。”
“贵族就没有一点优惠?”神罗皇帝继续打听。
比如打个折,加点分什么的?
纪坤说:“贵族在官员选拔考试是并没有优惠,但是却有优先进学读书,兼修文武的权力,大明皇帝办了一所讲武堂、一所京学堂、一所太学堂,还在各个州府开办了州府官学堂(其实州府的新学还没开始,官学还是原来的一套)......”
现在纪坤说给神罗皇帝听的是最新的考试做官法则。
虽然朱慈烺是“北人勋贵集团”的大头目,也是勋贵利益的维护者,但是他维护勋贵利益的方式不是让他们成为不称职的官员,而是开办学校培养他们的子弟,通过考试将勋贵子弟中间才能突出的青年选拔出来,让他们进入讲武堂和京学堂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等到他们从讲武堂、京学堂毕业后再去当官。
而那个为大明培养文官和伎术官的京学堂虽然也是大学,但是和太学却是两种类型的大学。前者注重职业培训,后者是搞通才教育的,两者都可以通往大明官场。
另外,讲武堂、京学堂和太学一样,都是公开招生的。贵族子弟虽然有加分,但是并不多。不过讲武堂、京学堂的考试内容偏重精英,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搞素质教育,而且不是唱歌跳舞的素质,是军事素质,所以能考进去的大部分还是军事贵族的子弟。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北人统治集团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一批文武兼备的官员去挑大梁。而讲武堂和京学堂主要还是培养文武官员的,在如今这个乱世,文武兼备的官员可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啊,不牢牢掌握了可不行!
纪坤讲得很仔细,而且还“去糟粕、存精华”,把大明最先进的考试做官办法一股脑的都告诉神罗皇帝了。
神罗皇帝还是有点不大明白,“大使先生,让平民参加官员选拔考试,对国家有什么好处?难道中国的贵族不够优秀,不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当然不是,”纪坤斟酌了一下,“我国的皇帝希望通过考试,将民间有才能,也有可能对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的人,吸引到官场之中。如果下面有本事的人都做官了,能够组织造反的人就少了。”
让下面的人都来考试做官,这样就不会造反了?
对啊!这是个办法啊!
斐迪南三世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啊!
这个考试做官,贵族加分的办法对于目前快散架的神圣罗马帝国,无异于一剂提振精神的良药啊!
虽然帝国散成了一千多块,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盘也就在奥地利、捷克一带,但是皇帝还是有权任免帝国政府(中央政府)和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内的官员。
这官员的任免权力,就是皇帝手头可以利用的筹码啊!
帝国完全可以引进中国的先进经验,在维也纳开办“官僚学院”,允许帝国的大小贵族领主的子弟通过考试进入学院。当然不能完全公平,但是可以根据父亲的爵位高低和考生本人是第几个儿子进行加分,即便私生子也可以由领主举荐参加考试。
这样一来,皇帝和帝国各级贵族领主之间的联系就会大大加强,至少可以把天主教贵族团结在皇帝周围。
而且长子也有一定的概率会比爸爸早死......如果天主教领主的其他儿子都是官僚学院的学生,那么在将来会有一大批“官僚生”成为帝国的领主!
这无疑将大大加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神罗的封建是有等级的,就是所谓“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天主教大领主下面也有许多小领主,小领主向大领主而不是皇帝效忠。
如果小领主的长子早亡,领主之位就会由向皇帝效忠的次子继承!
另外,官僚学院也可以招收新教贵族的子弟和捷克人啊!
皇帝是整个帝国的皇帝,不是天主教徒的皇帝啊!
新教贵族领主的子弟只要愿意向皇帝效忠,并且拥有足够的才能,一样可以出任帝国的官僚。
捷克人当然也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斐迪南三世都哭了——自己的亲爱的爸爸要是知道有这个好办法,哪儿还有三十年战争啊!
帝国终于有救了!
纪坤看见这个外国皇帝哭了,一下也愣住了,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一定是这个皇帝打小就不喜欢读书,看到考试就头疼吧?看他的样子笨头笨脑的,一定很讨厌考试,还是赶紧转移话题吧。
“皇帝陛下,我国的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要转交给法兰西的路易王,可是现在却遇上了法兰西扔石头乱党造反,不知道皇帝陛下有没有办法帮本使进入法兰西国?”
纪坤这是看着小路易王不大长久的样子,想趁他死前把朱慈烺的信送过去,也算完成任务了。
“这个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抹着眼泪,“这个好办,我会给正在替路易十四打仗的弗雷德里希.绍姆贝格将军写信......他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也是德意志人,可惜没有一个维也纳官僚学院可以把他改造成帝国忠实的军人。不过我还是可以请求他派出一队德意志雇佣军护送你们去巴黎郊外的圣日耳曼城堡,这对路易十四没坏处。
另外,我还会给投石党人一边的蒂雷纳子爵写信,说明你们的身份和来意,相信他不会为难你们这些从远东而来的中国使臣的。”
在拥有一千多个房间,内部结构复杂的好像迷宫一般的霍夫堡大皇宫的某一间宴会厅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正在举行招待使臣的酒宴。就在宾主尽欢的时候,多喝了几杯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突然打听起了纪坤、李少游两个大明使臣的爵位。
皇帝说的是德语,一个跟着范.迪门而来的东印度公司的船长,三十四五岁的瑞典人科伊特正好会说德语和汉语,就充当起了翻译。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居尔居是非常博学的人,也能说德语,不需要安排翻译。
听了科伊特的翻译,军户出身的纪坤并不觉得这个问题让自己没面子,所以面带微笑的回答:“陛下,本使和李副使都不是贵胄出身,我们都是平民出身,通过考试后成为大明帝国的官员。”
李少游并不是科举出身,他是锦衣卫出身,但是却在京学堂读过书,还读得不错,读成了教书先生,所以也算是考试出身的官员了。
“平民通过考试成为官员?”神圣罗马皇帝感到非常惊讶,“那你们国家的贵族在干什么?”
干什么?混吃等死呗......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了,纪坤想了想,笑道:“贵族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或是考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成为军官。”
“什么?贵族和平民都考试?”斐迪南三世似乎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很有兴趣。
“都要考试的......哦,从军立功也可以,不过要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成为军官,还是需要考入讲武堂学习的。”
“贵族就没有一点优惠?”神罗皇帝继续打听。
比如打个折,加点分什么的?
纪坤说:“贵族在官员选拔考试是并没有优惠,但是却有优先进学读书,兼修文武的权力,大明皇帝办了一所讲武堂、一所京学堂、一所太学堂,还在各个州府开办了州府官学堂(其实州府的新学还没开始,官学还是原来的一套)......”
现在纪坤说给神罗皇帝听的是最新的考试做官法则。
虽然朱慈烺是“北人勋贵集团”的大头目,也是勋贵利益的维护者,但是他维护勋贵利益的方式不是让他们成为不称职的官员,而是开办学校培养他们的子弟,通过考试将勋贵子弟中间才能突出的青年选拔出来,让他们进入讲武堂和京学堂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等到他们从讲武堂、京学堂毕业后再去当官。
而那个为大明培养文官和伎术官的京学堂虽然也是大学,但是和太学却是两种类型的大学。前者注重职业培训,后者是搞通才教育的,两者都可以通往大明官场。
另外,讲武堂、京学堂和太学一样,都是公开招生的。贵族子弟虽然有加分,但是并不多。不过讲武堂、京学堂的考试内容偏重精英,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搞素质教育,而且不是唱歌跳舞的素质,是军事素质,所以能考进去的大部分还是军事贵族的子弟。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北人统治集团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一批文武兼备的官员去挑大梁。而讲武堂和京学堂主要还是培养文武官员的,在如今这个乱世,文武兼备的官员可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啊,不牢牢掌握了可不行!
纪坤讲得很仔细,而且还“去糟粕、存精华”,把大明最先进的考试做官办法一股脑的都告诉神罗皇帝了。
神罗皇帝还是有点不大明白,“大使先生,让平民参加官员选拔考试,对国家有什么好处?难道中国的贵族不够优秀,不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当然不是,”纪坤斟酌了一下,“我国的皇帝希望通过考试,将民间有才能,也有可能对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的人,吸引到官场之中。如果下面有本事的人都做官了,能够组织造反的人就少了。”
让下面的人都来考试做官,这样就不会造反了?
对啊!这是个办法啊!
斐迪南三世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啊!
这个考试做官,贵族加分的办法对于目前快散架的神圣罗马帝国,无异于一剂提振精神的良药啊!
虽然帝国散成了一千多块,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盘也就在奥地利、捷克一带,但是皇帝还是有权任免帝国政府(中央政府)和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内的官员。
这官员的任免权力,就是皇帝手头可以利用的筹码啊!
帝国完全可以引进中国的先进经验,在维也纳开办“官僚学院”,允许帝国的大小贵族领主的子弟通过考试进入学院。当然不能完全公平,但是可以根据父亲的爵位高低和考生本人是第几个儿子进行加分,即便私生子也可以由领主举荐参加考试。
这样一来,皇帝和帝国各级贵族领主之间的联系就会大大加强,至少可以把天主教贵族团结在皇帝周围。
而且长子也有一定的概率会比爸爸早死......如果天主教领主的其他儿子都是官僚学院的学生,那么在将来会有一大批“官僚生”成为帝国的领主!
这无疑将大大加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神罗的封建是有等级的,就是所谓“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天主教大领主下面也有许多小领主,小领主向大领主而不是皇帝效忠。
如果小领主的长子早亡,领主之位就会由向皇帝效忠的次子继承!
另外,官僚学院也可以招收新教贵族的子弟和捷克人啊!
皇帝是整个帝国的皇帝,不是天主教徒的皇帝啊!
新教贵族领主的子弟只要愿意向皇帝效忠,并且拥有足够的才能,一样可以出任帝国的官僚。
捷克人当然也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斐迪南三世都哭了——自己的亲爱的爸爸要是知道有这个好办法,哪儿还有三十年战争啊!
帝国终于有救了!
纪坤看见这个外国皇帝哭了,一下也愣住了,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一定是这个皇帝打小就不喜欢读书,看到考试就头疼吧?看他的样子笨头笨脑的,一定很讨厌考试,还是赶紧转移话题吧。
“皇帝陛下,我国的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要转交给法兰西的路易王,可是现在却遇上了法兰西扔石头乱党造反,不知道皇帝陛下有没有办法帮本使进入法兰西国?”
纪坤这是看着小路易王不大长久的样子,想趁他死前把朱慈烺的信送过去,也算完成任务了。
“这个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抹着眼泪,“这个好办,我会给正在替路易十四打仗的弗雷德里希.绍姆贝格将军写信......他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也是德意志人,可惜没有一个维也纳官僚学院可以把他改造成帝国忠实的军人。不过我还是可以请求他派出一队德意志雇佣军护送你们去巴黎郊外的圣日耳曼城堡,这对路易十四没坏处。
另外,我还会给投石党人一边的蒂雷纳子爵写信,说明你们的身份和来意,相信他不会为难你们这些从远东而来的中国使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