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唐王,你很会拉仇恨啊!(再求订阅)
朱聿键今年38岁,是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而朱慈烺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孙。也就是说他比朱慈烺大四辈,朱慈烺客气一点得叫他皇高叔祖!
不过他现在是个倒霉的庶人,不敢和朱慈烺论辈份了。而朱慈烺对他,却是耳闻已久。
因为在明末的那些王爷当中,如果要寻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狠人,毫无疑问就是这位朱聿键了。
朱聿键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却从小接受吃苦教育。被他的爷爷唐王朱硕熿圈禁在王府承奉司内十六年,从12岁一直圈到28岁!在崇祯二年时,他爸爸唐王世子朱器墭还被他叔叔毒死,他自己也差一点丢了世孙的地位。结果遇上了吊唁唐世子的地方官陈奇瑜替他出头,这才保住了世孙地位。
而在继为唐王之后,这个被爷爷关了12年的朱聿键也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狠劲,居然在崇祯九年的七月初一杖杀了自己的王叔(就是害死他爸爸的那位)福山王朱器塽,还把另一个叔父安阳王朱器埈揍了个半死。
而在当年的八月,这个凶悍王爷做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居然在清兵入关抢劫,直逼北京的时候起兵北上勤王!此举可是打破了“藩王不掌兵”藩禁令。所以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当年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而且还抓进了凤阳高墙,一圈就是八年!
所谓这位42岁的前任唐王,前前后后一共坐了20牢!所以肯定是不怕苦的!
至于死......不仅他不怕,今儿跟他一起来的两个兄弟,朱聿鐭和朱聿锷都是不怕死的狠人。
在历史上,朱聿键是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鐭是绍武帝,朱聿锷则在两个哥哥先后殉国后退守台山汶村城坚持抗清,直到1659年才殉国。
兄弟三人先后为抗清而殉国,也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了。
而身为太祖高皇帝再世的朱慈烺,对于这三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子孙”当然是非常看好的。他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王爷顶在前面吸引满洲人的火力!
除了他们仨,还有一个鲁王也是朱慈烺想要好好利用的。
所以他今天就亲自站在自己的帅府大堂门口,隆重相迎了。
“三位高叔祖一路辛苦,请进吧!”朱慈烺一边招呼三个跟着马士英一起向自己走来的老长辈,一边留心打量这三位。
三个人是亲兄弟,长得也有几分相似,都算是相貌堂堂,年纪差得也不多,都穿着便服,不过朱慈烺还是一眼就从中认出了朱聿键。
他身上那种经历过太多风雨而养成的那种内敛和坚韧的气质,是另外两位养尊处优的郡王所没有的。
所以朱慈烺上前两步,一把就抓住了朱聿键的手腕,亲热地问:“您一定是唐藩吧?久仰,久仰了!”
朱聿键听眼前这少年称呼自己为“唐藩”,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当然这位就是大权在握的抚军太子殿下了——朱慈烺可穿着太子的公服呢!
太子称自己为“唐藩”,难道是要恢复自己的藩王爵位吗?朱聿键昨天已经听马士英说过这事儿了。可总有点不敢相信,今天才算真的确信了。
看来传说的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转世的事情是真的!
大明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不在乎藩王掌兵权了......
想到这里,朱聿键噗通一下,就给朱慈烺跪了,“庶人朱聿键叩见抚军太子殿下!”
看见他一跪,朱聿鐭、朱聿锷和马士英三人也跪下叩见朱慈烺。
“起来,起来,都请起吧。”朱慈烺满脸堆笑着就把他搀扶起来了,然后就拉着他的手进了大堂,还吩咐他和朱聿鐭、朱聿锷、马士英三人落座。
“唐王不要再自称什么庶人了,”朱慈烺温言对朱聿键道,“父皇将你废为庶人并圈入高墙的处分实在太重,而且有失公道。本宫很快就会下旨为你平反了,你还是我大明的藩王!”
“臣谢太子殿下洪恩!”朱聿键激动得不行,都有点热泪盈眶了。
朱慈烺则笑呵呵看着他,等他抹完了眼泪才道:“不过你的封地南阳目前尚在流寇手中,一时也难以恢复,不如换个地方去镇守吧。”
什么?还要换封地?
朱聿键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道:“唐王可听说代藩的事情了?”
“代藩?”朱聿键摇摇头,“代藩怎么啦?”
“代藩换人了!”朱慈烺道,“换了本宫的三弟,而且还由虚转实,得以节制大同府的文武官员和驻军了。”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本宫的三弟只有13岁,实在不是充当塞王的人选,让他执掌代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恢复藩王掌兵镇守之制是必须的!大明天下就有藩王一份,你们不出来为国效力,镇守一方,本宫和父皇还能依靠何人?
唐藩,马制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这是要让唐王去抵挡鞑子和流寇的肉盾啊!
马士英马上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连忙附和道:“千岁爷所言极善!藩王本就是天家藩屏,应该要镇守一方的!”
朱慈烺点点头,又看着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却是拧眉不语。
如果在八年前,他还没被崇祯皇帝废为庶的时候,一准会挺身而出,为国守边的。
可是现在他吃够了苦头,已经有所收敛,而且他还两手空空,连个心腹都没有,拿什么去守边?
“千岁爷,”朱聿键沉默了一会儿,才斟酌着问,“不知您想让本藩挪去哪里?”
“汝宁府如何?”朱慈烺问。
“汝宁府?”朱聿键皱起浓眉,似乎有点犹豫。
他对汝宁府算是有点熟悉的,因为汝宁府就紧挨着他的老家南阳府,位于河南和湖广、南直隶的交汇处。约半数的地盘在淮河以南,还占了半个大别山。地形险要,民风雄健,还是淮西、湖广的屏蔽,十分的紧要。
朱慈烺给边上坐着的李岩打了个眼色。
让唐王出镇汝宁是李岩给朱慈烺出的招儿——汝宁府是红娘子和凤三的老家,李岩在那边算是有点基础,将来可以出马替朱慈烺去经营一番。
不过他自己的招牌不够硬——他到底当过流寇,虽然有朱慈烺的信任,但还是难以服众。所以就需要借用唐王朱聿键的招牌行事了!
另外,汝宁这个穷乡僻壤,在李岩为朱慈烺所谋的大局中也是极为紧要的。
因为穷乡僻壤出精兵啊,看看红娘子就知道大别山区的民风多彪悍了!
朱慈烺如果去了江南,钱粮的问题好解决,兵源却有点为难。靠苏州兵、杭州兵、扬州兵的,恐怕是很难打败鞑子和流寇的。
而大别山的兵应该不错,所以汝宁府必须牢牢掌握在手,还得有得力的经营。
李岩对唐王道:“殿下不必担心汝宁民刁难治,朝廷自会派出得力干臣出任长史、护卫指挥使和知汝宁府,为殿下打理经营。殿下只需在汝宁坚持,以凝聚人心即可。”
朱慈烺道:“唐王,本宫知道汝宁首县汝阳并不险要,若贼虏大至,便难以守御。不过你还有信阳险要,还有大别群山,本宫不要你和汝阳同亡,而要你在汝宁持久坚守。哪怕上山为王,也要坚持到底!”
“好!”唐王朱聿键心里有底了,他站起身,向着朱慈烺躬身一礼,“太子殿下,本藩愿意去汝阳坚持,哪怕老死大别,也绝不动摇!”
不过他现在是个倒霉的庶人,不敢和朱慈烺论辈份了。而朱慈烺对他,却是耳闻已久。
因为在明末的那些王爷当中,如果要寻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狠人,毫无疑问就是这位朱聿键了。
朱聿键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却从小接受吃苦教育。被他的爷爷唐王朱硕熿圈禁在王府承奉司内十六年,从12岁一直圈到28岁!在崇祯二年时,他爸爸唐王世子朱器墭还被他叔叔毒死,他自己也差一点丢了世孙的地位。结果遇上了吊唁唐世子的地方官陈奇瑜替他出头,这才保住了世孙地位。
而在继为唐王之后,这个被爷爷关了12年的朱聿键也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狠劲,居然在崇祯九年的七月初一杖杀了自己的王叔(就是害死他爸爸的那位)福山王朱器塽,还把另一个叔父安阳王朱器埈揍了个半死。
而在当年的八月,这个凶悍王爷做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居然在清兵入关抢劫,直逼北京的时候起兵北上勤王!此举可是打破了“藩王不掌兵”藩禁令。所以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当年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而且还抓进了凤阳高墙,一圈就是八年!
所谓这位42岁的前任唐王,前前后后一共坐了20牢!所以肯定是不怕苦的!
至于死......不仅他不怕,今儿跟他一起来的两个兄弟,朱聿鐭和朱聿锷都是不怕死的狠人。
在历史上,朱聿键是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鐭是绍武帝,朱聿锷则在两个哥哥先后殉国后退守台山汶村城坚持抗清,直到1659年才殉国。
兄弟三人先后为抗清而殉国,也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了。
而身为太祖高皇帝再世的朱慈烺,对于这三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子孙”当然是非常看好的。他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王爷顶在前面吸引满洲人的火力!
除了他们仨,还有一个鲁王也是朱慈烺想要好好利用的。
所以他今天就亲自站在自己的帅府大堂门口,隆重相迎了。
“三位高叔祖一路辛苦,请进吧!”朱慈烺一边招呼三个跟着马士英一起向自己走来的老长辈,一边留心打量这三位。
三个人是亲兄弟,长得也有几分相似,都算是相貌堂堂,年纪差得也不多,都穿着便服,不过朱慈烺还是一眼就从中认出了朱聿键。
他身上那种经历过太多风雨而养成的那种内敛和坚韧的气质,是另外两位养尊处优的郡王所没有的。
所以朱慈烺上前两步,一把就抓住了朱聿键的手腕,亲热地问:“您一定是唐藩吧?久仰,久仰了!”
朱聿键听眼前这少年称呼自己为“唐藩”,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当然这位就是大权在握的抚军太子殿下了——朱慈烺可穿着太子的公服呢!
太子称自己为“唐藩”,难道是要恢复自己的藩王爵位吗?朱聿键昨天已经听马士英说过这事儿了。可总有点不敢相信,今天才算真的确信了。
看来传说的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转世的事情是真的!
大明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不在乎藩王掌兵权了......
想到这里,朱聿键噗通一下,就给朱慈烺跪了,“庶人朱聿键叩见抚军太子殿下!”
看见他一跪,朱聿鐭、朱聿锷和马士英三人也跪下叩见朱慈烺。
“起来,起来,都请起吧。”朱慈烺满脸堆笑着就把他搀扶起来了,然后就拉着他的手进了大堂,还吩咐他和朱聿鐭、朱聿锷、马士英三人落座。
“唐王不要再自称什么庶人了,”朱慈烺温言对朱聿键道,“父皇将你废为庶人并圈入高墙的处分实在太重,而且有失公道。本宫很快就会下旨为你平反了,你还是我大明的藩王!”
“臣谢太子殿下洪恩!”朱聿键激动得不行,都有点热泪盈眶了。
朱慈烺则笑呵呵看着他,等他抹完了眼泪才道:“不过你的封地南阳目前尚在流寇手中,一时也难以恢复,不如换个地方去镇守吧。”
什么?还要换封地?
朱聿键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道:“唐王可听说代藩的事情了?”
“代藩?”朱聿键摇摇头,“代藩怎么啦?”
“代藩换人了!”朱慈烺道,“换了本宫的三弟,而且还由虚转实,得以节制大同府的文武官员和驻军了。”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本宫的三弟只有13岁,实在不是充当塞王的人选,让他执掌代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恢复藩王掌兵镇守之制是必须的!大明天下就有藩王一份,你们不出来为国效力,镇守一方,本宫和父皇还能依靠何人?
唐藩,马制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这是要让唐王去抵挡鞑子和流寇的肉盾啊!
马士英马上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连忙附和道:“千岁爷所言极善!藩王本就是天家藩屏,应该要镇守一方的!”
朱慈烺点点头,又看着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却是拧眉不语。
如果在八年前,他还没被崇祯皇帝废为庶的时候,一准会挺身而出,为国守边的。
可是现在他吃够了苦头,已经有所收敛,而且他还两手空空,连个心腹都没有,拿什么去守边?
“千岁爷,”朱聿键沉默了一会儿,才斟酌着问,“不知您想让本藩挪去哪里?”
“汝宁府如何?”朱慈烺问。
“汝宁府?”朱聿键皱起浓眉,似乎有点犹豫。
他对汝宁府算是有点熟悉的,因为汝宁府就紧挨着他的老家南阳府,位于河南和湖广、南直隶的交汇处。约半数的地盘在淮河以南,还占了半个大别山。地形险要,民风雄健,还是淮西、湖广的屏蔽,十分的紧要。
朱慈烺给边上坐着的李岩打了个眼色。
让唐王出镇汝宁是李岩给朱慈烺出的招儿——汝宁府是红娘子和凤三的老家,李岩在那边算是有点基础,将来可以出马替朱慈烺去经营一番。
不过他自己的招牌不够硬——他到底当过流寇,虽然有朱慈烺的信任,但还是难以服众。所以就需要借用唐王朱聿键的招牌行事了!
另外,汝宁这个穷乡僻壤,在李岩为朱慈烺所谋的大局中也是极为紧要的。
因为穷乡僻壤出精兵啊,看看红娘子就知道大别山区的民风多彪悍了!
朱慈烺如果去了江南,钱粮的问题好解决,兵源却有点为难。靠苏州兵、杭州兵、扬州兵的,恐怕是很难打败鞑子和流寇的。
而大别山的兵应该不错,所以汝宁府必须牢牢掌握在手,还得有得力的经营。
李岩对唐王道:“殿下不必担心汝宁民刁难治,朝廷自会派出得力干臣出任长史、护卫指挥使和知汝宁府,为殿下打理经营。殿下只需在汝宁坚持,以凝聚人心即可。”
朱慈烺道:“唐王,本宫知道汝宁首县汝阳并不险要,若贼虏大至,便难以守御。不过你还有信阳险要,还有大别群山,本宫不要你和汝阳同亡,而要你在汝宁持久坚守。哪怕上山为王,也要坚持到底!”
“好!”唐王朱聿键心里有底了,他站起身,向着朱慈烺躬身一礼,“太子殿下,本藩愿意去汝阳坚持,哪怕老死大别,也绝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