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坐怀丘,声闻见雅客
货车在郊外拐下大路,转入一条由煤渣和碎石铺就的乡间简易公路,穿过一片樱花林来到了海边。海浪起伏一望无际,风光很美,又沿着海边走了不远,左转进入了一个院子。这里看上去就是一家很不引人注目、地点很偏僻的乡镇工厂。
进院正面是三层楼的办公室及厂房,两侧是加工木器的车间,并不杂乱显得非常干净整齐。到院里停车,吴桐招呼人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搬下来,一直抬到了办公楼的接待室里。这里布置得古色古香,颇有修士往来的场所气氛,也放着一对清代酸枝木多宝格。
吴桐可真给面子啊,当场命人将原先的多宝格搬走了,换上了成总送来的这对。这里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木器厂的会客接待室,却也是天下同道拜访坐怀山庄通报的门房。放上这样一对格架显得更有气派,若是有人问起,则是成总拜山时所赠。既然成总送此贵重礼物,吴桐当然不吝惜留此缘法。
他们却没有在接待室停留,直接穿过办公楼进了后面的庭院。一进中庭感觉就不是工厂了,中央有一株参天大树,翠绿的树冠如华盖般展开笼罩住整个庭院,环境中有一种精纯的生发灵动气息,两侧有回廊和很多房间。据吴桐介绍,这里平时是普通弟子的修行静室,若逢坐怀山庄举行大典、来的客人太多,此处也是待客的客舍。
穿过中庭又走进了后院,成天乐本以为与他住的那座古宅一样,后院是一个风景园林,大名鼎鼎的坐怀山庄门户就在园林之中。等进了院却大吃一惊,这里就是标准的木器加工厂的后院,四处堆放着各种木料、加工机械、有新有旧甚至还有一些废品、坏掉的机器等,显得杂乱无章,东一堆西一堆有两人多高,有些东西上面还盖着塑料布防雨。
假如不明情况,无论谁都不会认为坐怀山庄在此处,可它偏偏就在这里!
在吴桐的带领下穿过这些散乱堆放的杂物,成天乐又发现这些东西竟隐然形成了一个迷踪法阵,假如一般人在里面乱钻,怎么走都会走回到中庭那边去。他们当然不会迷路,最终穿出了后院门。
这道门一打开,就如梦幻般场景一变,迎面是一片洞天斑竹林,宛如一道屏障挡住了视线。这道门就是坐怀丘的山门,有一块红边蓝底金字的大匾,上书“坐怀山庄”四字,它居然挂在门内的梁上,要进来后回头才能看得见。
左右有两条岔路绕过竹林又合二为一,出了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居然出现了一片山谷。坐怀山庄是白少流所创立,论历史当然远不及那些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大派久远。这处道场的规模也不能与太行洞天或连云秘境相比,但在成天乐看来也不小了。谷地连两旁的山梁,大约有百丈方圆,地势呈怀抱的形状。
在斑竹林的边缘,一道清澈的溪流从左侧山梁流下,绕过谷地流向右侧的山脚。小溪上有一座整块白石雕成的小桥,正面远方是一座山丘。离得这么远,也可以看见削平的山壁上以金粉书写“不乱”二字,每个字都有一人来高、竟是一笔挥成。
这座山丘就叫“坐怀丘”,白少流闭关的静室就在那书写金字的石壁下方山中。坐怀丘左右两侧各伸出一道弧形的山梁,如两只手臂环抱着这片幽谷。麻花辫就笑眯眯的站在白石桥上,迎接成天乐的到来。
吴桐陪客只到桥头为止,当即便拱手告辞,麻花辫则领着成天乐走入山谷,一路说说笑笑,谈的大多是最近关于成天乐的江湖传闻。谈笑间走到了左侧山梁上那道泉流的发源处,这里有一个泉眼,泉眼下方依地势在山石上凿成了几层错落的连池。
连池旁的花树掩映间,有一座六角凉亭,却非常见的木柱瓦顶结构,所有构件皆白石雕成,亭中石桌旁放了两个石墩,桌上还有一壶热气清香的茶。
成天乐刚刚坐下,茶壶就自动离桌而起,给他斟了一杯,就似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拿着,然后元神中就听见了白少流的声音:“成天乐,别来无恙!我听闻你入太行洞天送寒针翠,入连云秘境送炼形龙髓,如今到我坐怀山庄门前,又给家具厂送家具。
成总行事之缘法玄机,确非常人所能测。我了解你的脾气,你这人既大方又节俭,今天送了这么贵重的拜山礼,一定是有事相求又觉得不好开口。你我之间就不必顾忌太多,尽管说吧,是不是遇到什么棘手的麻烦了?”
白少流本人并未现身,应该仍在闭关之中,可是他的声音出现在成天乐的元神中时,感觉就像人也坐在了成天乐对面,伸手连茶都倒上了。成天乐甚至能感应到白少流的生机律动特征,这位老朋友就似坐在那里,声闻如见形容。
成天乐惊叹道:“老白,你不是在闭关吗,这又是何种神通?”
白少流笑道:“十二品莲台化身之一,并无其他神通法力,只是能与你相谈。若是凡夫俗子,自以为是见我真人,但在你面前,倒不必多此一举幻化形容。”
原来白少流只是声闻相见,其实他也可以在成天乐面前变出形体来,普通人见了就以为是真人,但在成天乐这种修士面前,白少流倒是很坦然的没有这么做,只是以声闻相谈。而麻花辫很恭谨的侍立一旁,就似白少流坐在石墩这里。
成天乐又惊又喜道:“白总,你真是好大的本事,出神入化的手段我还是第一次领教,以前只是想象而已!原来我送家具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那来意我就直说了吧,我的修炼遇到了问题,已勘破妄境却未得大成神通……”
他原原本本讲述了自己的修行经历,当初如何得到了妖修法诀、又如何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六步法诀完全修成、最后得到一位明代大妖的神念讯息又寻至洞府,结果才发现那是一个陷阱。除了于道阳洞府的所在,成天乐把别的事情几乎都交待了。虽然看不见白少流,但他仿佛能感觉到这位白庄主坐在对面直眨眼,神情古怪哭笑不得的样子、好半天没说话。
成天乐又说道:“老白啊,我来的路上见到你座下的狼金刚吴桐,也听说了他的修行经历。他最初所修炼的法门和心性都有问题,是你指引他重归修行正途。而我嘛,也是将法诀练错了,以人身习妖修之法,破妄之后却无法凝结玄牝珠而大成。你既能指引吴桐,应该也能指引我,不知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
白少流似是苦笑道:“我曾听石盟主提起,二零一二年夏天,他游山塘街时无意间发现石狸像中有妖物所留之修行法诀,在那人烟繁华地祸福难料,本想将之抹去。谁知他尚未动手,已有人取得此法诀。既然有人得此缘法,石盟主便没有多插手,只期望得法诀者好自为之,原来那人就是你啊!”
成天乐惊愕道:“原来石盟主和我同时发现了山塘街石狸像中的秘密,我就是那天被同学骗到苏州的,当天晚上就进了传销团伙,在那里认识的你和沈四宝。”
白少流:“你所遇的问题的确匪夷所思,恐怕各大派的传承典籍中恐都没有提到过,能得到那法诀也就罢了,更难得的是你竟能一步步修成,直至勘破化妄之境,只到最后关头才明了。说实话,假如你一开始就知道那是妖修法诀,心存疑虑,恐怕也就练不成了,更别提勘破妄境。
但我该怎么说你呢——傻人有傻福?假如你不是此等心性,恐怕也得不到那第一步法诀,有不少人都曾走过那座石狸像,他们都与之无缘。可你有如此福缘,也伴随了莫名惊险,我很为你捏把汗啊!还好此番遭遇有惊无险,如今你仍安然无恙。
那于道阳五百年前是咎由自取,五百年后本有福缘脱困,可仍然自作自受落得这个下场。至于他所说的三种方法,理论上看似皆可行,但前两种有重染心魔之患。那魔境劫你虽已度过,但重重劫数考验贯穿修行始终。
至于最后一种方法倒是正途。你来求我,若按常规,散尽妖修之神通法力,我传你净白莲台**,让你重新筑基修行,便是解决之道。但我也要告诉你,于道阳的判断仍不准确,别说一成机会,你连半成机会都没有!或者干脆说几乎不可能。”
成天乐前倾身体道:“这么难?”
白少流解释道:“难?修行本就艰难!那于道阳有些话说得是没错的,你若散去神通法力,不过相当于寿数已过半百、被打回原形、形神受损的普通人而已。唯一有所区别的是,你还拥有突破重重考验的感悟心境。但你不是重修原先的法诀,而是另入法门。你看看山外人烟,找这样一个人来传他道法,此生能修至大成真人之境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别说半成,只怕是万中无一!所以对你而言,此法看似可行、实不可行。”
进院正面是三层楼的办公室及厂房,两侧是加工木器的车间,并不杂乱显得非常干净整齐。到院里停车,吴桐招呼人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搬下来,一直抬到了办公楼的接待室里。这里布置得古色古香,颇有修士往来的场所气氛,也放着一对清代酸枝木多宝格。
吴桐可真给面子啊,当场命人将原先的多宝格搬走了,换上了成总送来的这对。这里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木器厂的会客接待室,却也是天下同道拜访坐怀山庄通报的门房。放上这样一对格架显得更有气派,若是有人问起,则是成总拜山时所赠。既然成总送此贵重礼物,吴桐当然不吝惜留此缘法。
他们却没有在接待室停留,直接穿过办公楼进了后面的庭院。一进中庭感觉就不是工厂了,中央有一株参天大树,翠绿的树冠如华盖般展开笼罩住整个庭院,环境中有一种精纯的生发灵动气息,两侧有回廊和很多房间。据吴桐介绍,这里平时是普通弟子的修行静室,若逢坐怀山庄举行大典、来的客人太多,此处也是待客的客舍。
穿过中庭又走进了后院,成天乐本以为与他住的那座古宅一样,后院是一个风景园林,大名鼎鼎的坐怀山庄门户就在园林之中。等进了院却大吃一惊,这里就是标准的木器加工厂的后院,四处堆放着各种木料、加工机械、有新有旧甚至还有一些废品、坏掉的机器等,显得杂乱无章,东一堆西一堆有两人多高,有些东西上面还盖着塑料布防雨。
假如不明情况,无论谁都不会认为坐怀山庄在此处,可它偏偏就在这里!
在吴桐的带领下穿过这些散乱堆放的杂物,成天乐又发现这些东西竟隐然形成了一个迷踪法阵,假如一般人在里面乱钻,怎么走都会走回到中庭那边去。他们当然不会迷路,最终穿出了后院门。
这道门一打开,就如梦幻般场景一变,迎面是一片洞天斑竹林,宛如一道屏障挡住了视线。这道门就是坐怀丘的山门,有一块红边蓝底金字的大匾,上书“坐怀山庄”四字,它居然挂在门内的梁上,要进来后回头才能看得见。
左右有两条岔路绕过竹林又合二为一,出了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居然出现了一片山谷。坐怀山庄是白少流所创立,论历史当然远不及那些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大派久远。这处道场的规模也不能与太行洞天或连云秘境相比,但在成天乐看来也不小了。谷地连两旁的山梁,大约有百丈方圆,地势呈怀抱的形状。
在斑竹林的边缘,一道清澈的溪流从左侧山梁流下,绕过谷地流向右侧的山脚。小溪上有一座整块白石雕成的小桥,正面远方是一座山丘。离得这么远,也可以看见削平的山壁上以金粉书写“不乱”二字,每个字都有一人来高、竟是一笔挥成。
这座山丘就叫“坐怀丘”,白少流闭关的静室就在那书写金字的石壁下方山中。坐怀丘左右两侧各伸出一道弧形的山梁,如两只手臂环抱着这片幽谷。麻花辫就笑眯眯的站在白石桥上,迎接成天乐的到来。
吴桐陪客只到桥头为止,当即便拱手告辞,麻花辫则领着成天乐走入山谷,一路说说笑笑,谈的大多是最近关于成天乐的江湖传闻。谈笑间走到了左侧山梁上那道泉流的发源处,这里有一个泉眼,泉眼下方依地势在山石上凿成了几层错落的连池。
连池旁的花树掩映间,有一座六角凉亭,却非常见的木柱瓦顶结构,所有构件皆白石雕成,亭中石桌旁放了两个石墩,桌上还有一壶热气清香的茶。
成天乐刚刚坐下,茶壶就自动离桌而起,给他斟了一杯,就似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拿着,然后元神中就听见了白少流的声音:“成天乐,别来无恙!我听闻你入太行洞天送寒针翠,入连云秘境送炼形龙髓,如今到我坐怀山庄门前,又给家具厂送家具。
成总行事之缘法玄机,确非常人所能测。我了解你的脾气,你这人既大方又节俭,今天送了这么贵重的拜山礼,一定是有事相求又觉得不好开口。你我之间就不必顾忌太多,尽管说吧,是不是遇到什么棘手的麻烦了?”
白少流本人并未现身,应该仍在闭关之中,可是他的声音出现在成天乐的元神中时,感觉就像人也坐在了成天乐对面,伸手连茶都倒上了。成天乐甚至能感应到白少流的生机律动特征,这位老朋友就似坐在那里,声闻如见形容。
成天乐惊叹道:“老白,你不是在闭关吗,这又是何种神通?”
白少流笑道:“十二品莲台化身之一,并无其他神通法力,只是能与你相谈。若是凡夫俗子,自以为是见我真人,但在你面前,倒不必多此一举幻化形容。”
原来白少流只是声闻相见,其实他也可以在成天乐面前变出形体来,普通人见了就以为是真人,但在成天乐这种修士面前,白少流倒是很坦然的没有这么做,只是以声闻相谈。而麻花辫很恭谨的侍立一旁,就似白少流坐在石墩这里。
成天乐又惊又喜道:“白总,你真是好大的本事,出神入化的手段我还是第一次领教,以前只是想象而已!原来我送家具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那来意我就直说了吧,我的修炼遇到了问题,已勘破妄境却未得大成神通……”
他原原本本讲述了自己的修行经历,当初如何得到了妖修法诀、又如何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六步法诀完全修成、最后得到一位明代大妖的神念讯息又寻至洞府,结果才发现那是一个陷阱。除了于道阳洞府的所在,成天乐把别的事情几乎都交待了。虽然看不见白少流,但他仿佛能感觉到这位白庄主坐在对面直眨眼,神情古怪哭笑不得的样子、好半天没说话。
成天乐又说道:“老白啊,我来的路上见到你座下的狼金刚吴桐,也听说了他的修行经历。他最初所修炼的法门和心性都有问题,是你指引他重归修行正途。而我嘛,也是将法诀练错了,以人身习妖修之法,破妄之后却无法凝结玄牝珠而大成。你既能指引吴桐,应该也能指引我,不知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
白少流似是苦笑道:“我曾听石盟主提起,二零一二年夏天,他游山塘街时无意间发现石狸像中有妖物所留之修行法诀,在那人烟繁华地祸福难料,本想将之抹去。谁知他尚未动手,已有人取得此法诀。既然有人得此缘法,石盟主便没有多插手,只期望得法诀者好自为之,原来那人就是你啊!”
成天乐惊愕道:“原来石盟主和我同时发现了山塘街石狸像中的秘密,我就是那天被同学骗到苏州的,当天晚上就进了传销团伙,在那里认识的你和沈四宝。”
白少流:“你所遇的问题的确匪夷所思,恐怕各大派的传承典籍中恐都没有提到过,能得到那法诀也就罢了,更难得的是你竟能一步步修成,直至勘破化妄之境,只到最后关头才明了。说实话,假如你一开始就知道那是妖修法诀,心存疑虑,恐怕也就练不成了,更别提勘破妄境。
但我该怎么说你呢——傻人有傻福?假如你不是此等心性,恐怕也得不到那第一步法诀,有不少人都曾走过那座石狸像,他们都与之无缘。可你有如此福缘,也伴随了莫名惊险,我很为你捏把汗啊!还好此番遭遇有惊无险,如今你仍安然无恙。
那于道阳五百年前是咎由自取,五百年后本有福缘脱困,可仍然自作自受落得这个下场。至于他所说的三种方法,理论上看似皆可行,但前两种有重染心魔之患。那魔境劫你虽已度过,但重重劫数考验贯穿修行始终。
至于最后一种方法倒是正途。你来求我,若按常规,散尽妖修之神通法力,我传你净白莲台**,让你重新筑基修行,便是解决之道。但我也要告诉你,于道阳的判断仍不准确,别说一成机会,你连半成机会都没有!或者干脆说几乎不可能。”
成天乐前倾身体道:“这么难?”
白少流解释道:“难?修行本就艰难!那于道阳有些话说得是没错的,你若散去神通法力,不过相当于寿数已过半百、被打回原形、形神受损的普通人而已。唯一有所区别的是,你还拥有突破重重考验的感悟心境。但你不是重修原先的法诀,而是另入法门。你看看山外人烟,找这样一个人来传他道法,此生能修至大成真人之境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别说半成,只怕是万中无一!所以对你而言,此法看似可行、实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