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2章:威逼诸国,二战阳平(下)_三国之巅峰召唤
奇鹫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592章:威逼诸国,二战阳平(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92章:威逼诸国,二战阳平(下)

  第2592章:威逼诸国,二战阳平(下)

  对于刘辩驾崩,刘裕即将继位称帝这件事,大秦自然是不可能无动于衷,否则吴、楚等国的君主也效仿怎么办?

  所以,大秦无论如何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重点打击一切称帝的势力。

  若是其他势力称帝的话,大秦恐怕早就直接出兵了,哪怕是暂缓扩军大计,推延统一之战,也依旧在所不惜,但唯独面对蜀国却不能这么干。

  蜀道之难可不是吹出来的,在彻底拿下中原和西凉之前,必定会遭到各方势力的干扰,大秦基本不可能集中力量将其灭国。

  所以,就算大秦直接对蜀宣战,大概率也是和对元作战一样,只能削弱其实力,而无法做到灭国,反而还会影响到大秦统一的步伐,可谓是得不偿失。

  既然目前无法做到灭亡蜀国,那大秦也只能尽可能的打压刘裕的嚣张气焰。

  你刘裕不是向所有势力都发出邀请,准备举办一场各大势力云集,举世瞩目的称帝仪式吗?

  那我就要你邀请的人都去不了,你刘裕自己个在成都自嗨吧。

  往虎牢关增兵,并且进行军演,就是嬴昊的注意,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威胁曹操,却没想到这招效果却出奇的好,竟然连赵匡胤也都给吓住了。

  魏宋两国拒绝后,明确接受蜀国邀请的势力,也就只有楚、隋、明三国了。

  楚、明两国都是死敌,仅仅只是威胁的话,不太可能会让他们退让,所以嬴昊也就不白费功夫了。

  至于隋国,终究只是西陇小国,国力孱弱,再加上西北地区,除了藏地吐蕃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引以为援,

  所以,面对大秦的威胁,杨广又能有多少底气呢?大概率还是会做出能避免冲突,那就尽可能的避免的决定吧。

  一念至此,嬴昊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下令道:“传令给凉州都督蒙恬,令其向武威郡增兵五万,进行训练演戏。阚泽何在?”

  “微臣在。”

  站在礼部侍、外交部长张仪后面的阚泽,闻言后连忙站了出来。

  嬴昊则道:“仅仅只是以演戏作为威胁,未必就能吓住杨广,所以阚泽,朕命爱卿你出使隋国,去向隋王杨广陈明厉害,杨广是个聪明人,他会知道该怎么选的。”

  “臣遵旨。”

  目送阚泽离去后,嬴昊又道:“无论是魏宋,亦或是隋国,早晚都是我大秦的口中餐。

  如今扩军尚未完成,新军也还没完成训练,且先让他们在苟延残喘一阵子。

  待到新军成军之日,就是魏、宋、明、隋四国亡国之时。”

  兵部尚书张良这时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刘裕此番称帝的主要目的,还是鼓舞亲汉人士和反秦势力,微臣认为除了威慑魏隋两国外,对待蜀国也必须要实施雷霆手段。”

  张良此言,嬴昊自然是十分赞同,但在当前阶段,灭蜀可能性几近于无,甚至连夺取汉中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并且还会到统一进程,所以出兵的话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张良自然是知道嬴昊的顾虑,但他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陛下,此番刘裕登基称帝,我大秦可以威逼魏隋,但若对蜀国放任不管的话,定会被人指责欺软怕硬,出兵后能不能夺取汉中是一回事,但出不出兵却是另外一回事。”

  张良此言一出,立马引起王猛、刘基、郭嘉等众多大臣的不赞同。

  “陛下,张尚书此言有理,不能因为汉中难打,就干脆不出兵了,哪怕只是做样子,该出兵也还是要出兵的。”王猛进言道。

  “怎么能只是做做样子呢,要出兵就一鼓作气拿下汉中。”

  张良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而后直接对嬴昊道:“陛下,微臣提议,可联合南蛮王蚩尤,共同出兵,南北夹击蜀国。”

  此言一出,顿时让嬴昊眼前一亮,而张良却继续道:

  “南蛮和我大秦进行的三年海贸中,不但买走了足以装备十几万大军的兵器铠甲,而且还买走了不少的战马和耕牛,不但已经恢复了之前战败的损失,而且军事实力和国力都大幅度得到了提升。

  我大秦如此大力的支持南蛮发展,不就是想让南蛮牵制蜀国的部分力量嘛,现在是南蛮报答我大秦恩情的时候了。”

  “张尚书此言不错,如今蜀国还未完成扩军,若是南蛮王愿意出兵,和我大秦南北夹击蜀国的话,此战还是有很大可能夺下汉中的。”郭嘉赞同道。

  嬴昊点了点头,道:“两位爱卿言之有理,不过具体是打,还是做做样子,还是要看蚩尤愿不愿意出兵。

  礼部侍郎张仪何在?”

  听到陛下叫自己,张仪当即连忙站出道:“微臣在。”

  “张侍郎,朕派你出使南蛮,联络南蛮王蚩尤,共同出兵,南北夹击蜀国。”

  听到嬴昊此言,张仪却并没立即答应下来,反而道:“陛下,在过往三年的海贸中,南蛮王蚩尤是有便宜就占,由此就能看出此人贪婪无度。

  虽说配合我大秦一同出兵,对于南蛮来说也同样有利,但以南蛮的贪婪,肯定会提出一定的条件,空口白牙恐怕难以令其出兵。”

  “爱卿此言有理。”

  嬴昊摸索着下巴,打算将南蛮也拖下水,但心中也有一些无语。

  在他眼中蚩尤应该是那种唯我独尊、霸道绝伦的形象,可在和大秦的海贸过程中所展现的,却尽是锱铢必较形象,总是变着法子从大秦这里薅羊毛。

  打个比方,蚩尤要从大秦这买一万并战刀,却大秦增送一百面盾牌。

  买五千头耕牛,要增送一百匹战马。

  买十万石粮草,要赠送三百石食盐等等……

  类似这样的小便宜,蚩尤占的简直不要太多。

  或许是南蛮太穷太落后了吧,蚩尤在了解到大秦文明的兴盛后,也想将南蛮发展到这种程度,可南蛮还处于半部落文明,想要彻底过度到农耕文明,自然也需要海量的资源来支撑。

  南蛮既要恢复战损,又要发展和壮大,自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所以只能想方设法的从大秦这里占便宜了。

  蚩尤也不想这么干,但没办法,南蛮太穷了,为了发展整个族群,他牺牲个人名誉又何妨?

  嬴昊看在南蛮是盟友的份上,再加上南蛮所处的位置继位重要,强大起来后确实能牵制蜀国不少兵力,自然不会在乎这点蝇头小利,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大秦的扶持之下,南蛮这三年的进步神速,但毕竟基础太差了,而且各方面都要顾及到,所以国力得儿增长速度自然没有蜀国快。

  “和我大秦联手,南北夹击蜀国,南蛮王肯定是愿意的,但以其贪婪的个性,想让其出兵的话,恐怕还需以利诱之。”

  张仪一脸无奈的说道,逼近碰到南蛮就种无利不起早的盟友,就算是大秦也只能破财来换个安心。

  “这样吧,只要南蛮王答应出兵,大秦愿赠送粮草三万石,战刀三千柄,铠甲一百副,战马三百匹,以充军用。”嬴昊说到。

  听到嬴昊此言,张仪顿时大喜过望,道:“如此条件,臣有绝对的把握,能说服南蛮出兵。”

  嬴昊满意的点了点头,毕竟对于此时的大秦来说,这点资源不过九牛一毛,若能换取南蛮出兵的话,那回报可就是付出的数十倍了。

  “立即拟旨,命雍州大都督李靖,率领十万雍州军进军阳平关,不过暂时不要强攻,一切等南蛮那边的消息传回,在决定要不要和蜀国开战。”嬴昊下令道。

  “诺。”

  “对了,扩军事宜进行的如何了?”嬴昊问道。

  丞相王猛站出,汇报道:“启禀陛下,七十万新军目前已经征召完毕,其中三十五万从预备役中征召,另外三十五万则从百姓之中通过层层选拔挑选得出。”

  嬴昊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秦编制内的郡兵、捕快等预备役共有三十万众,而总退伍兵总量约有五十万众,其中伤残、年纪过大,不满足入伍条件的人,大概有将近十万人。

  除掉这部分人的话,从剩下的七十万人中进行筛选,所选出的三十万新军,不说都和大秦的正规军相比,但也不会比敌国的正规军差。

  至于从百姓中征召的三十五万新兵,综合素质虽比不上那些预备役成军的新军,但要知道这次报名参军的百姓可是多达两百一十万之众。

  从两百一十万人百姓之中,筛选出三十五万新兵,六分之一的录取率,能入选的人资质肯定也不会太差。

  所以,就目前来看,这三十五万新兵,战斗力虽不如预备役,但却胜在潜力巨大,未来战力肯定会更强。

  “从预备役中所征召三十五万新军中,有二十万出自退伍兵,另外十五万出自预备役,而现役预备役也出现了十五万空缺,目前正准备从落选的人中将这十五万缺口补齐。”

  听到王猛此言,嬴昊心中一动,问道:“最后一轮被淘汰的新兵有多少人?”

  王猛没想到嬴昊会问这个,一下子也有些想不起来了,连忙翻看了下手中记事的册子,回答道:

  “以往的新兵选拔只有三轮,而这次由于报名的人数太多,所以足足进行了五轮筛选,而能进入后底三轮的就符合以往的入伍要求。

  这次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的共有六十万人,其中三十五万人通过,另外二十五因各种原因被淘汰了。”

  “这么说的话,就算补齐十五万缺口,也还剩十万人了。”

  嬴昊盘算了一番后,果断道:“这些落选的人其实也都符合要求,就这么遣散未免也太可惜了。

  这样吧,将预备役总数扩充道四十万,这样的话这二十五万人就都划入预备役行列中了。

  先让这些充当郡兵,进行训练的同时维持治安,之后的大战正规军一旦伤亡大了的话,就可以直接从预备役中进行补充。”

  养预备役的开销比较小,十万预备役的军费,也就相当于三万三千正规军罢了,大秦完全负担的起,众臣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

  大秦在虎牢关军演之后,又在武威郡进行了军演,隋王杨广也立马紧张了起来,甚至亲自城迎接秦使的到来。

  与此同时,李靖也亲自率十万大军兵,进军阳平关。

  蜀国汉中太守刘耳得知后面,连忙向阳平关增兵,并向成都求援。

  大秦的这一举动,更是令天下为之侧目,觉得是刘裕的称帝之举彻底激怒了嬴昊,所以大秦才会突然对蜀动兵,都以为秦蜀第二次阳平关之战就要开打了。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大秦此举依旧意在威慑,毕竟要是真的想和蜀国开战的话,大秦也不会只派十万大军过来了。

  殊不知秦蜀这一战会不会打起来,其实取决于蚩尤接下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