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8章:清瀛联盟(下)
第2088章:清瀛联盟(下)
现在王莽可不敢轻易得罪秦昊了,他断定这次他要是敢派出水军,以秦昊的性子等缓过气来,肯定会第一时间派水军登陆三韩。
虽说王莽到自来到三韩之后,就一直在全力扩张水军,水军规模比来时强可数倍,但和秦军水军相比显然不够看。
况且他可以扩充水军,秦昊也可以扩充水军,以砸锅卖铁组建出来的水军,秦昊勾勾手指就有了。
不知不觉当中,双方已经完全一个档次了,所以在一统三韩之前,王莽决定还是不要轻易招惹秦昊的好。
王莽不救满清,除了不敢得罪秦昊之外,另一层原因则是他认为被困的清军,已经彻底没有救了。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冒着把自家水军搭进去的风险,去救援毫不相干的清军,还不如继续攻略三韩半岛的好。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莽觉得满清太强势,现在的满清太过于膨胀,简直目空一起。
看着秦军把满清按在地上暴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狂妄的满清高层打醒,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而方便未来自己一统三韩后和满清联手。
王莽拒绝的非常坚决,让胤禩的后话都没机会说出来,他的这趟出使就这么失败了,可出使东瀛的胤禛却成功了。
织田信长和秦国并无恩怨,甚至还派使团进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可是数月前整个大汉的近海区域都遭到了倭寇的进犯,数十万人的惨死,这让大汉国民对东瀛的厌恶情绪达到顶点。
虽说倭寇的行为,都是反对织田信长的势力干的,跟织田信长并没多大关系,但大汉国民可不管这么许多,只要知道是倭人就行了,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秦、明、吴三国都有官员上书,要求国君出兵征讨倭国,以洗刷耻辱。
对此,明王朱棣和吴公孙坚是有心却无力,而秦王秦昊却不止一次当众说过,早晚让倭寇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可见,若是秦王牵头的话,组建讨东瀛联军并不是一件难事,起码秦吴两国肯定会出兵。
意识到这点的织田信长得知之后,连忙派遣使者前往洛阳向朝廷表明实情,并将责任给瞥了个干净,可朝廷却要他交出倭寇扣边的罪魁祸首。
织田信长当然也想把这些人交出去,毕竟没了他们东瀛也就统一了,可那些派出了倭寇的势力,从大汉劫掠走了大量钱粮,之前的战争创伤恢复的比他快,织田信长未必能打赢对方联盟的对手。
东瀛使者为了彻底不得罪秦国,无奈之下,只能口头上答应大汉朝廷,说一定会将倭寇首脑交出去,可却没有定下具体的日期。
织田信长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反正东瀛帝国孤悬海外,在大汉十三州再次统一之前,秦国不太可能会跨海来征讨东瀛,他还有时间发展国力积蓄力量。
暂且不论胤禛是穿越者,就说织田信长是明朝时期的人,而胤禛是清朝时期的人,对于织田信长这位日本枭雄,胤禛自然是有一定了解的。
胤禛知道织田信长和满清一样,都对神州大地充满了觊觎,怎奈中原诸侯的实力太强了,所以在东瀛壮大起来之前,他只能先压下自己的野心、潜心发展,积蓄力量。
本来两家两不相干,但现在右北平的二十万清军危在旦夕,而东瀛正好拥有一支能够救清军出火海的水军,那可就不要怪胤禛算计东瀛了。
胤禛知道这次任务的难度,用常规的说辞,无论是利诱,还是威逼,说服织田信长出兵的可能都微乎其微,唯一成功的可能性就是激起信长的野心。
只有让织田信长明白秦军的强大,一旦二十万清军全军覆没,少了满清的牵制,秦国彻底一统北方的话,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东瀛将再无进军中原的可能,才有可能说服织田信长出兵。
不得不说,胤禛不愧为一代明君,雍正大帝,他的思路非常正确,激起织田信长的野心,确实是唯一能够让他出兵的。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游说,胤禛费劲了口舌、较劲脑汁,把该说的全部都说了,也依旧没能彻底将其说服,不过织田信长对于出兵的态度,也从之前的从没想过答应出兵,变成了开始权衡出兵之后的利弊。
意识到这点之后,胤禛开始趁热打铁,不但自己去游说信长,还花费重金,收买东瀛帝国的官员,让他们帮自己一起游说,陈明利害,以求两国联盟,共抗霸秦。
两日后,织田信长召开了御前会议,当众宣布了同意水军出征的事宜,并且决定御驾亲征,亲领水军前去牵制秦国水军。
织田信长之所以会御驾亲征,主要还是信不过麾下的将领,毕竟东瀛的战船本就比秦国的差,也没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水军将领。
至于秦国那边,光是听胤禛的描述,织田信长就知道,秦军水军大都督周瑜不简单,他怕手下的水军将领不听命令,直接和秦军水军开战,最终将东瀛水军葬送早辽西,所以干脆还是自己御驾亲征吧。
胤禛没想到织田信长会御驾亲征,同时也让他在心中暗叹可惜。
若是其他东瀛将领领军的话,自然是他说什么倭人就信什么,要挑拨秦倭两国水军开战也并非不可能。
可织田信长亲自出马得话,那胤禛要是敢有这些小动作的话,那就真的是自己在作死了。
在胤禛的游说下,织田信长同意满清的结盟要求,东瀛和满清两国递交国书结成联盟,相约若是一方遭到入侵另一方当给出兵支援。
随后,东瀛天皇织田信长,亲领三万水军御驾亲征,跨海前往辽西,不过却并不是和秦军开战,而是帮助清军牵制秦国的青州水师。
原本已经稳定的幽州局势,因新势力的介入,也变的更加复杂了起来。
现在王莽可不敢轻易得罪秦昊了,他断定这次他要是敢派出水军,以秦昊的性子等缓过气来,肯定会第一时间派水军登陆三韩。
虽说王莽到自来到三韩之后,就一直在全力扩张水军,水军规模比来时强可数倍,但和秦军水军相比显然不够看。
况且他可以扩充水军,秦昊也可以扩充水军,以砸锅卖铁组建出来的水军,秦昊勾勾手指就有了。
不知不觉当中,双方已经完全一个档次了,所以在一统三韩之前,王莽决定还是不要轻易招惹秦昊的好。
王莽不救满清,除了不敢得罪秦昊之外,另一层原因则是他认为被困的清军,已经彻底没有救了。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冒着把自家水军搭进去的风险,去救援毫不相干的清军,还不如继续攻略三韩半岛的好。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莽觉得满清太强势,现在的满清太过于膨胀,简直目空一起。
看着秦军把满清按在地上暴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狂妄的满清高层打醒,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而方便未来自己一统三韩后和满清联手。
王莽拒绝的非常坚决,让胤禩的后话都没机会说出来,他的这趟出使就这么失败了,可出使东瀛的胤禛却成功了。
织田信长和秦国并无恩怨,甚至还派使团进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可是数月前整个大汉的近海区域都遭到了倭寇的进犯,数十万人的惨死,这让大汉国民对东瀛的厌恶情绪达到顶点。
虽说倭寇的行为,都是反对织田信长的势力干的,跟织田信长并没多大关系,但大汉国民可不管这么许多,只要知道是倭人就行了,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秦、明、吴三国都有官员上书,要求国君出兵征讨倭国,以洗刷耻辱。
对此,明王朱棣和吴公孙坚是有心却无力,而秦王秦昊却不止一次当众说过,早晚让倭寇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可见,若是秦王牵头的话,组建讨东瀛联军并不是一件难事,起码秦吴两国肯定会出兵。
意识到这点的织田信长得知之后,连忙派遣使者前往洛阳向朝廷表明实情,并将责任给瞥了个干净,可朝廷却要他交出倭寇扣边的罪魁祸首。
织田信长当然也想把这些人交出去,毕竟没了他们东瀛也就统一了,可那些派出了倭寇的势力,从大汉劫掠走了大量钱粮,之前的战争创伤恢复的比他快,织田信长未必能打赢对方联盟的对手。
东瀛使者为了彻底不得罪秦国,无奈之下,只能口头上答应大汉朝廷,说一定会将倭寇首脑交出去,可却没有定下具体的日期。
织田信长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反正东瀛帝国孤悬海外,在大汉十三州再次统一之前,秦国不太可能会跨海来征讨东瀛,他还有时间发展国力积蓄力量。
暂且不论胤禛是穿越者,就说织田信长是明朝时期的人,而胤禛是清朝时期的人,对于织田信长这位日本枭雄,胤禛自然是有一定了解的。
胤禛知道织田信长和满清一样,都对神州大地充满了觊觎,怎奈中原诸侯的实力太强了,所以在东瀛壮大起来之前,他只能先压下自己的野心、潜心发展,积蓄力量。
本来两家两不相干,但现在右北平的二十万清军危在旦夕,而东瀛正好拥有一支能够救清军出火海的水军,那可就不要怪胤禛算计东瀛了。
胤禛知道这次任务的难度,用常规的说辞,无论是利诱,还是威逼,说服织田信长出兵的可能都微乎其微,唯一成功的可能性就是激起信长的野心。
只有让织田信长明白秦军的强大,一旦二十万清军全军覆没,少了满清的牵制,秦国彻底一统北方的话,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东瀛将再无进军中原的可能,才有可能说服织田信长出兵。
不得不说,胤禛不愧为一代明君,雍正大帝,他的思路非常正确,激起织田信长的野心,确实是唯一能够让他出兵的。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游说,胤禛费劲了口舌、较劲脑汁,把该说的全部都说了,也依旧没能彻底将其说服,不过织田信长对于出兵的态度,也从之前的从没想过答应出兵,变成了开始权衡出兵之后的利弊。
意识到这点之后,胤禛开始趁热打铁,不但自己去游说信长,还花费重金,收买东瀛帝国的官员,让他们帮自己一起游说,陈明利害,以求两国联盟,共抗霸秦。
两日后,织田信长召开了御前会议,当众宣布了同意水军出征的事宜,并且决定御驾亲征,亲领水军前去牵制秦国水军。
织田信长之所以会御驾亲征,主要还是信不过麾下的将领,毕竟东瀛的战船本就比秦国的差,也没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水军将领。
至于秦国那边,光是听胤禛的描述,织田信长就知道,秦军水军大都督周瑜不简单,他怕手下的水军将领不听命令,直接和秦军水军开战,最终将东瀛水军葬送早辽西,所以干脆还是自己御驾亲征吧。
胤禛没想到织田信长会御驾亲征,同时也让他在心中暗叹可惜。
若是其他东瀛将领领军的话,自然是他说什么倭人就信什么,要挑拨秦倭两国水军开战也并非不可能。
可织田信长亲自出马得话,那胤禛要是敢有这些小动作的话,那就真的是自己在作死了。
在胤禛的游说下,织田信长同意满清的结盟要求,东瀛和满清两国递交国书结成联盟,相约若是一方遭到入侵另一方当给出兵支援。
随后,东瀛天皇织田信长,亲领三万水军御驾亲征,跨海前往辽西,不过却并不是和秦军开战,而是帮助清军牵制秦国的青州水师。
原本已经稳定的幽州局势,因新势力的介入,也变的更加复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