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春天会不会来
北境的消息,哪怕再慢也总会传到神都,更何况如今皇帝陛下都已经归来了,所以那个消息自然也传了回来。
首先是很多死去的名字,那些年轻人,来自天御院,来自镇守使一脉,但更多的则是来自那些世家大族,当然,方外的修士们死不死,没有什么人关心,但即便如此,朝廷也很快发了许多通告,礼部忙碌了很久,准备了很多东西向神都各大世家送去,这是陛下的心意,为了彰显他们对于大梁的贡献,当然他们除去在自家门前挂上白灯笼之外,还写了奏疏送到御书房的皇帝陛下案前,以答谢皇帝陛下的恩赏。
但实际上不管是皇帝陛下送来的那些东西,还是他们送到皇宫里的奏折,都没有人太过在意。
李恒蹲在御书房里,正在烧那些奏折。
这些世家大族都很有钱,所以他们用的纸张也极好,燃烧的时候有些墨香传了出来,让李恒都觉得有些通体舒泰。
大梁皇帝坐在案后,看着缕缕青烟被风吹动,轻声道:“一晃眼又过了一年。”
李恒说道:“陛下已经去过两次漠北了,不能再去了。”
大梁皇帝没有理会他,只是说道:“春天来了,去放放纸鸢吧。”
听着这话,李恒顿了顿,有些不解地看向皇帝陛下,后者没有理会他,已经自顾自起身,从御书房走了出来。
李恒也不多说什么,走出御书房的时候,便吩咐人去找纸鸢。
神都的春天还有些冷,那些树上才刚刚抽出绿芽。
没有太多春的意味。
但实际上要比北境好很多。
大梁皇帝朝着前面走去,很快便来到了一片极为广阔的广场前,小太监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手里拿着一个寻常的纸鸢,李恒接过来,正要递给大梁皇帝,皇帝陛下只是接过纸鸢,站在原地,笑道:“你来放。”
李恒点点头,纸鸢很快放起来,在天空飘荡。
大梁皇帝抬着头,看着那个纸鸢,想起了一些往事。
“李恒,朕记得很多年前,就是你一直在陪鸢儿放纸鸢。”
大梁皇帝忽然开口,让李恒一下陷入回忆里。
片刻后,李恒也感慨道:“是啊,当初公主殿下每到春日最喜欢做的便是放纸鸢了,娘娘身子骨不好,陛下又有太多事情,便只是奴婢陪着放了,不过那些年,公主殿下却是一直念叨想要陛下陪着才好。”
大梁皇帝淡然道:“那会儿朕那个侄子逼得紧,朕每天都得好好想想如何应对,哪里来的心情,之后打仗几年,就更没空了,再之后做了这什么皇帝,整个大梁都在朕的肩上,哦……对了,那会儿即便是有心思陪她,那丫头也早就长大了,不爱和朕说话了。”
“有时候啊,朕就觉得这天底下的事情,最容易忽视的便是时间,总觉得时间还早,可以再等等,但等着等着,就没了时间。”
大梁皇帝看着这天上的纸鸢,笑道:“生在帝王家,不是什么好事。”
李恒想了想,没有接话。
大梁皇帝自嘲道:“可这个位子好像还是朕自己坐上去的,要是不想做皇帝,当初等着他杀了朕不就是了?”
李恒没有去接话,只是轻声道:“陛下,最近神都有很多流言。”
大梁皇帝漫不经心说道:“又是那帮文臣弄出来的?”
李恒说道:“不是很清楚,没查到来源。”
听着这话,大梁皇帝看向李恒,不应该有大梁皇帝不知道的事情。
大梁是他的,神都更是他的,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他都应该知道得很清楚。
如果查不到,其实便能说明很多东西。
大梁皇帝说道:“是什么流言?”
李恒轻声道:“有人说,先太子还有子嗣活着。”
大梁皇帝有些沉默,没有说话。
这好像不是什么秘密,猜测到了陈朝身份的人有不少,但都是猜测,却没有证据,所以即便知道,也只能装作不知道,更不敢到处去说,但如今流言四起,却意味着不一样的东西。
明显是有人想要借此将陈朝的身份公之于众。
李恒轻声说道:“或许不是指的他。”
大梁皇帝没有说话。
不管说得是谁,但实际上也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有人要借着这件事做些什么。
或许是借机扰乱大梁,或许是直接……要将大梁皇帝从皇位上赶下来。
朝中有许多的大臣在很多年前,曾经是那位先太子提拔起来的,也有很多人效忠于那位废帝。
当然,他们当中最激进的一批人,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片尘土,可那些表面顺从,但暗地里却别有心思的人也不少。
不过这些都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会怎么选。
他们拥有的力量才是最为强大的,他们的话语权也很重。
以前他们可以不说话,是因为先太子一脉的后裔都已经死光了,他们即便想要拥立新君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如今不同,既然先太子的子嗣还有活着的,那么拥立他为新君,对于天下会有个交代,不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至少占着一个名正言顺。
大梁皇帝的皇位是从别人手里抢回来的,那么还回去,是不是理所当然?
大梁皇帝笑了笑,“原来他们开始害怕了。”
李恒默不作声。
这些年大梁皇帝做了很多事情,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不想看到的。
但有些时候,不想看也是只能看着。
但他们的忍耐也是有底线的。
随着大梁皇帝越来越多的动作,他们已经越来越害怕。
他们不确定最后大梁皇帝要做些什么。
所以流言四起。
这是威胁,也是声明。
大梁皇帝淡然道:“朕倒是想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
那纸鸢还在天上飘着。
……
……
“春天来了,又是一年开始了,每年都是这样,总归是不好看的,要有些新气象才是啊。”
有个年轻人走在神都的街道上,看了一眼那些飘在天上的纸鸢。
——
四章
首先是很多死去的名字,那些年轻人,来自天御院,来自镇守使一脉,但更多的则是来自那些世家大族,当然,方外的修士们死不死,没有什么人关心,但即便如此,朝廷也很快发了许多通告,礼部忙碌了很久,准备了很多东西向神都各大世家送去,这是陛下的心意,为了彰显他们对于大梁的贡献,当然他们除去在自家门前挂上白灯笼之外,还写了奏疏送到御书房的皇帝陛下案前,以答谢皇帝陛下的恩赏。
但实际上不管是皇帝陛下送来的那些东西,还是他们送到皇宫里的奏折,都没有人太过在意。
李恒蹲在御书房里,正在烧那些奏折。
这些世家大族都很有钱,所以他们用的纸张也极好,燃烧的时候有些墨香传了出来,让李恒都觉得有些通体舒泰。
大梁皇帝坐在案后,看着缕缕青烟被风吹动,轻声道:“一晃眼又过了一年。”
李恒说道:“陛下已经去过两次漠北了,不能再去了。”
大梁皇帝没有理会他,只是说道:“春天来了,去放放纸鸢吧。”
听着这话,李恒顿了顿,有些不解地看向皇帝陛下,后者没有理会他,已经自顾自起身,从御书房走了出来。
李恒也不多说什么,走出御书房的时候,便吩咐人去找纸鸢。
神都的春天还有些冷,那些树上才刚刚抽出绿芽。
没有太多春的意味。
但实际上要比北境好很多。
大梁皇帝朝着前面走去,很快便来到了一片极为广阔的广场前,小太监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手里拿着一个寻常的纸鸢,李恒接过来,正要递给大梁皇帝,皇帝陛下只是接过纸鸢,站在原地,笑道:“你来放。”
李恒点点头,纸鸢很快放起来,在天空飘荡。
大梁皇帝抬着头,看着那个纸鸢,想起了一些往事。
“李恒,朕记得很多年前,就是你一直在陪鸢儿放纸鸢。”
大梁皇帝忽然开口,让李恒一下陷入回忆里。
片刻后,李恒也感慨道:“是啊,当初公主殿下每到春日最喜欢做的便是放纸鸢了,娘娘身子骨不好,陛下又有太多事情,便只是奴婢陪着放了,不过那些年,公主殿下却是一直念叨想要陛下陪着才好。”
大梁皇帝淡然道:“那会儿朕那个侄子逼得紧,朕每天都得好好想想如何应对,哪里来的心情,之后打仗几年,就更没空了,再之后做了这什么皇帝,整个大梁都在朕的肩上,哦……对了,那会儿即便是有心思陪她,那丫头也早就长大了,不爱和朕说话了。”
“有时候啊,朕就觉得这天底下的事情,最容易忽视的便是时间,总觉得时间还早,可以再等等,但等着等着,就没了时间。”
大梁皇帝看着这天上的纸鸢,笑道:“生在帝王家,不是什么好事。”
李恒想了想,没有接话。
大梁皇帝自嘲道:“可这个位子好像还是朕自己坐上去的,要是不想做皇帝,当初等着他杀了朕不就是了?”
李恒没有去接话,只是轻声道:“陛下,最近神都有很多流言。”
大梁皇帝漫不经心说道:“又是那帮文臣弄出来的?”
李恒说道:“不是很清楚,没查到来源。”
听着这话,大梁皇帝看向李恒,不应该有大梁皇帝不知道的事情。
大梁是他的,神都更是他的,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他都应该知道得很清楚。
如果查不到,其实便能说明很多东西。
大梁皇帝说道:“是什么流言?”
李恒轻声道:“有人说,先太子还有子嗣活着。”
大梁皇帝有些沉默,没有说话。
这好像不是什么秘密,猜测到了陈朝身份的人有不少,但都是猜测,却没有证据,所以即便知道,也只能装作不知道,更不敢到处去说,但如今流言四起,却意味着不一样的东西。
明显是有人想要借此将陈朝的身份公之于众。
李恒轻声说道:“或许不是指的他。”
大梁皇帝没有说话。
不管说得是谁,但实际上也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有人要借着这件事做些什么。
或许是借机扰乱大梁,或许是直接……要将大梁皇帝从皇位上赶下来。
朝中有许多的大臣在很多年前,曾经是那位先太子提拔起来的,也有很多人效忠于那位废帝。
当然,他们当中最激进的一批人,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片尘土,可那些表面顺从,但暗地里却别有心思的人也不少。
不过这些都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会怎么选。
他们拥有的力量才是最为强大的,他们的话语权也很重。
以前他们可以不说话,是因为先太子一脉的后裔都已经死光了,他们即便想要拥立新君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如今不同,既然先太子的子嗣还有活着的,那么拥立他为新君,对于天下会有个交代,不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至少占着一个名正言顺。
大梁皇帝的皇位是从别人手里抢回来的,那么还回去,是不是理所当然?
大梁皇帝笑了笑,“原来他们开始害怕了。”
李恒默不作声。
这些年大梁皇帝做了很多事情,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不想看到的。
但有些时候,不想看也是只能看着。
但他们的忍耐也是有底线的。
随着大梁皇帝越来越多的动作,他们已经越来越害怕。
他们不确定最后大梁皇帝要做些什么。
所以流言四起。
这是威胁,也是声明。
大梁皇帝淡然道:“朕倒是想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
那纸鸢还在天上飘着。
……
……
“春天来了,又是一年开始了,每年都是这样,总归是不好看的,要有些新气象才是啊。”
有个年轻人走在神都的街道上,看了一眼那些飘在天上的纸鸢。
——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