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_尚公主
奇鹫小说 > 尚公主 > 第58章 第 58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章 第 58 章

  皇城关闭后,位于尚书省右厢的刑部,迎来了秦王。

  年过五旬的刑部尚书请秦王入堂谈事,秦王一路负手而走,脸色冷沉。到进屋坐下,喝了杯水后,被外头暑气熏的一身热汗好似才缓解了些。

  秦王长长吐口气,看向躬身立在一旁的刑部尚书。

  他冷呵一声:“舅舅且说说,如今是什么情况?”

  刑部尚书是秦王殿下的舅舅,但君臣有别,他此时也很头痛。

  道:“无非是按照律法,当众杀人的言二郎该杀;然而据说这几日皇城外,日日有百姓聚众相闹,还有那些不好好读书的士人,也不知此时瞎折腾什么,天天上书褒奖言二郎所为。”

  看眼秦王阴晴不定的脸色,刑部尚书道:“照他们的说法,言二郎杀了人,反而成了圣人,该被供着了。”

  秦王道:“如今局势,可不是被供着了么?”

  秦王道:“好大气魄!杀一人而得天下士人之心,得天下百姓之心。这时候要是把他杀了,我等和他怕是都要青史留名了。

  “不过他留的是好名,我等留的就是‘酷吏’恶名了。”

  刑部尚书道:“然而若是不杀他,律法如何解释?难道官寺要鼓励这般杀人行径么?日后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想杀谁就杀谁,这世道不就乱了么?”

  秦王说:“那便杀了他。”

  刑部尚书不语。

  秦王瞥他这个老头子一眼,冷笑:“怎么了舅舅,不让杀说不合律法,孤现在让你杀,你又不敢了?”

  刑部尚书苦笑。

  道:“殿下明鉴。我等都是士人出身,当官除了为民做主,不也是求一个名么?杀了言二郎,这名……便是没了。老臣年纪大了,还真下不了这个狠心。

  秦王“哦”一声:“让你杀你不敢,让你不杀你说不行……看来舅舅是要把这个难题丢给孤了。”

  尚书低头低声:“老臣本就是为殿下效力。只要殿下下令,老臣就算不想杀,也会批字杀的。”

  秦王不语了。

  他因为娘家关系,自入朝就轻易掌兵部、刑部、吏部三大部。

  尚书六部之中,吏部排名第一,之后才是太子所管的礼部和户部。

  而太子掌户部,是杨家等人操作的结果,掌礼部嘛……则是太子的先天好条件,皇室宗亲是肯定会把礼部交给太子掌的。

  所以说,太子掌财,秦王掌兵。

  秦王从来就不觉得储君之争,自己会输给太子。

  今日事情落到这一步……也让秦王暗恨。

  原本想靠一个侍女,送入晋王府,将暮晚摇一军,让暮晚摇和太子离心,甚至让太子因站豪强那一方而失民心……谁料到暮晚摇那丫头今非昔比,竟在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自断臂膀,砍掉了自己身后的豪强。

  郑氏一族啊!

  暮晚摇那丫头居然有这种魄力,不光断自己的,还上书让太子整顿天下豪强。

  豪强虽是豪强,却到底不是世家。暮晚摇没有动了世家的利益,那些世家这么多年来估计也有不少烦豪强的……正好趁这个机会里应外合,将权势重新归整。

  暮晚摇没有拖后腿。

  而太子那般在秦王眼中、本就阴险狡诈的人,更是没在这个环节出了漏子。

  所以事情到这一步,暮晚摇损失了一个侍女,看似和晋王有了纠葛……然而暮晚摇为太子作出的牺牲更大。看在暮晚摇自断郑氏的强力相护的面子上,太子也不会跟暮晚摇在这件事上离心。

  到底不过是一个侍女而已,哪有一方豪强重要?

  秦王叹气,真不知道局势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自己没有捞到好处不说,刑部现在还被太子架上了火坑,天下人都在看着刑部会怎么审这个案子……

  良久,秦王冷笑:“太子想让刑部一部来担恶名,哪有那般好事?”

  他有了主意,吩咐刑部尚书道:“明日你就上书中枢,说言二郎为国为民,天下大义,刑部不敢独审。要召集……三堂会审,言二郎是功是罪,要三堂会审后才知道。”

  秦王戏谑道:“这些士人,不是要把言尚捧成圣人么?呵,孤倒要看看,这个捧出来的圣人,何时会反将他们一军……这次言二郎是合了他们的心意,孤不信言二郎所为,永远合他们的心意。”

  三堂会审,即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审判。

  刑部是秦王舅舅所掌,自是秦王这一边;大理寺卿是杨家人所掌,自是太子那一脉。

  而御史台嘛,行使监察权,其实不属于三省六部中的制度。不过这一次,中枢直接让人进御史台,从三省中的中书省直接调人下放,中书省要有人进御史台,目的就是想听一听,这个案子会如何审。

  大魏的官制,是三省、六部、一台。

  台是御史台,六部是三省中的尚书省其下设的六部。而三省,则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大魏朝中枢行政,一般程序是中书省商议后拟旨,门下省审批,门下省审批后要求天子审批,之后命令会下放到尚书省。尚书省的六部,是负责执行中枢命令的。尚书省只有执行权,没有决定权。

  这般制度下,大魏朝又采取群相制。

  造成的结果便是,大魏朝的相公们(宰相),都是出自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没有人有资格当宰相的。这一次中书省调人去御史台,便是几位相公想旁听这个案子,看看大家要怎么审判。

  三堂会审的提议上书中书省后,中书省很快批准,太子也无异议。天下的士人和学子本就关注着此案,此时听到朝廷没有让刑部专断,而是三堂会审,一个个都松口气,知道朝廷还是谨慎的。

  太学中,众学子就聚在一起,讨论此事。

  有振臂一挥者,踩在石案上,向四方聚来的士子学子们高呼:“言二郎不能死!言二郎若是死了,岂不是说民心之向都是没有意义的么?我等读书这么多年,难道只为求名求利,致天理于不顾么?

  “长安士人中,我首推言二郎!就冲他敢杀了那郑氏家主!若是我在场,我必然也杀!”

  下方有人不屑,看上面高呼的人唾沫横飞,心想若是你在场,恐怕早吓得屁滚尿流,哪里敢杀人。但是上方呼吁的人总体上没说错,言尚所为符合了这个时代的普世观念,大家都认为他做得对。

  一旦有人呼吁,一个个士子便聚过去,一起签字,联名上朝廷上书,为言尚说情了。

  无外乎是法外有情、人治天下之类的道理。

  毕竟太学学生,手执一笔,文人热血,算是和下面的百姓接触最多的了。

  一个个学子们聚过去签字,为言尚正名。韦树刚来太学,便被这般剧烈的群情给吓了一跳,还以为他们要聚众闹事。待弄明白他们是要上书朝廷为言二郎说情保命后,韦树微微吐口气。

  反正他们要真的聚众闹事,韦树肯定掉头就走了。

  韦树到这里来,也是想到太学有直接向朝廷上书的权利……他如今见不到丹阳公主,又不想去求助韦家,便想试试这个法子。没想到他才来,早有人比他更先想到这个主意了。

  而今看他们激动地联名上书……韦树想了想,慢吞吞地混在人群中,打算也凑个数。

  只是上面宣讲呼吁的人,声音极大,好似和言尚关系极好。

  韦树心不在焉地想,也许真的是关系很好吧,他并不清楚。

  韦树的书童跟着自己郎君混在人群中,韦树安静地站在角落里,清冷沉默,不和其他人同行。

  书童回来了,激动地与自家郎君分享:“七郎,我打听清楚了。那个在上面呼喊着让大家救言二郎的人,根本和言二郎没说过几句话。大约就是言二郎去了弘文馆后,有一次回来太学见他老师,对那个人笑了笑,对方就将言二郎引以为知己了……这不是有病嘛。”

  韦树:“唔。”

  他低声:“言二哥人际关系一直很好。”

  说不定不是有病,对方是真的为言尚所折腰。

  书童才不信,书童觉得自家郎君才是言二郎真正的好友。可是眼看如今这么好的出名机会,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学子所占,自家郎君却混在人群里充数……他着急道:“七郎,你应该跳出来,以二郎好友的身份当领头人!而不是在这里留个名就走……言二郎若是从牢狱中出来了,只会记得领人救他的人,怎么会记得你这个混在人群里的人呢?”

  韦树说:“言二哥不是那种人。”

  他顿一顿,非常抗拒道:“如此就很好。我不愿出风头。”

  书童:“……”

  他恨铁不成钢:“七郎,你是怕和人说话吧?!这有什么可怕的!大家都是人,你和他们说几句话怕什么?”

  十四岁的少年郎,韦树面容突得一红,似被自己的书童说中心事。

  他却仍一派冷淡清凉、万物不扰的状态,只倔道:“我没有怕和人说话。我只是不想和乌合之众混在一起而已。”

  书童道:“郎君你是要当官的人,你都没有几个朋友……”

  韦树道:“结党营私才是罪,我这般不是罪。而且谁说我没有朋友?言二哥不是么?公主不是么?我与公主的关系挺好的。”

  书童:“……”

  那是关系好么?

  丹阳公主明明是见你长得好看,才会一看到你就笑啊。真要说起来,丹阳公主和言二郎的关系不是更好么?

  哎,好愁。

  书童心想,七郎的老师,明明是丹阳公主的舅舅李公。李公早就说过希望七郎能和丹阳公主结亲……自家郎君来长安,不也抱着这种目的么?

  而今这结亲嘛……看自己郎君这架势,好难。

  这些天,太子大力整治豪强之流,世家也多多少少地自查,配合太子。一时间,整个长安都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快马加鞭的书信送去东宫,让太子审批。

  郑氏一族都被下了狱不说,乡野之间的豪强之列,人人自危,四处求救。但昔日多容忍他们的世家,这时候都闭门不见,不愿惹祸上身。

  一时间,官寺来查,有直接认罪请求赎罪的,有期期艾艾送出七成家产保平安的,也有直接下狱的,还有被打死的。

  百姓们积极向官寺举查,昔日总是三推四请的官寺,一时间办案速度极快。

  而这些天最为影响大的一件事,是太子亲自去查了庐陵长公主。

  太子向皇帝上书,说庐陵长公主不能管住自己的下人,多年来闹事不断;且庐陵长公主既是当了女冠,修了宫观住,为何不戒男色,四处搜刮美男子?

  很多事,不纠察的时候大家睁只眼闭只眼,要查的时候,那都是罪。

  据说皇帝为庐陵长公主说了几句话,长公主的宫观才没有被没收,继续住着。但是长公主府上的财产充公半数,哪怕长公主哭哭啼啼要见皇帝,太子以皇帝避暑静养为由,不让长公主前去打扰皇帝。

  到此时,长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庐陵长公主的威势被太子亲自打压,皇帝不救,日后庐陵长公主在长安,不能再如往日那般嚣张了。

  而那些自觉自己容貌长得好的士人,齐齐松口气,也不管长公主根本看不看得上他们,反正都自觉从女阴魔手中逃过一劫。

  这般热热闹闹地整治之下,整个长安,好似都焕然一新。十日后。三堂会审之日,言尚被从刑部请出。

  刑部人怕有人说他们折辱言尚,还殷勤地让言尚洗漱了一下,换了身衣服。

  然而就算这样,皇城外太学生们、寻常百姓们也围在那里不散,口中嚷着什么“名士当如言素臣”“朝廷不能杀言二郎”之类的话。

  皇城外民众的吵闹声,隔着宫墙传了进来。押走言尚的刑部官员瞥言尚,以为言尚听到墙外的民众高呼会要么羞愧不安,要么感动涕零,没想到看过去……那位清隽少年郎,好似在走神。

  言尚确实走神了。

  一直走神走到进了大堂,看到了审判他此案的各方官员。

  御史台的人、大理寺的人、刑部的人,一眼望去,泾渭分明,一眼就能认出哪边是哪边的人。

  言尚在这里看到了熟人,杨三郎杨嗣。

  十日前,言尚被押入刑部大牢时,杨嗣来刑部一趟,大闹一番后,大意是让刑部好生供着言尚,若是知道他们折辱人,大理寺会直接将案子抢走。言尚自是感谢了杨嗣一番。

  而今日……杨嗣大马金刀地坐在大理寺那边为首的位置,他解下自己腰间的佩刀放在案上,刀锋向外,凛然锋利。

  如此架势,大有若是这个结果让他杨三郎不满意、他会直接动手的意思。

  刑部那边的人暗自鄙视杨三郎的不讲究,心里却奇怪这种喜欢动武的人,应该和他们秦王殿下混在一起啊,怎么就能跟着太子办事?

  太子那种阴谋诡计不断的路子……这位杨三郎真的能适应?

  除了刑部和大理寺,言尚第一次见到了御史台的人。让他微怔的是,众人对御史台那边派来的人都非常敬重。

  杨嗣抱着胸,不耐烦道:“还等什么?赶紧审吧。太子殿下让我今日来监督你们,你们谁也别想从中作梗。”

  一老人声音笑叹道:“三郎啊,怎么在东宫这么多年,都没有养出多点耐心呢?太子平日就这般管你的?”

  立在大堂正中的言尚看去,见那位老人的声音一出,堂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一起面向堂外迎去。

  连杨嗣这种大咧咧的、因背靠太子而嚣张傲气的人都站起来,主动去扶那位从外而来的老人。这位老人虽发须皆白,但精神矍铄,走入堂中的步伐也不见蹒跚,反而大步流星。

  杨嗣尴尬道:“刘相公,您怎么也来了?”

  言尚眉心微微一动,听杨嗣称呼对方为相公,便知这是一位宰相亲自来了。他微肃然,没想到自己竟然劳动一位宰相前来。

  有人搬来了矮凳请刘相公坐下,刘相公入座后看向言尚,将言尚上下打量一番。

  刘相公略有些好感地对言尚笑了笑。

  言尚忙俯身行礼。

  刘相公这才随口回答杨嗣:“今日在政事堂办公时,几位相公说起三堂会审,都有些兴趣。如今长安,言二郎的名气可是如雷贯耳,我们几个老头子,就好奇这是什么样三头六臂的人物,才得人这般欣赏。

  “正好今日公务不忙,我便过来看看。你们审你们的案子,不必在意我。”

  政事堂,位于中书省,是大魏朝几位相公理政的地方。

  大魏朝说是群相制,其实宰相们最多的时候也不到十人。而今的宰相,也不过堪堪五位。

  言尚之前行卷时拜访的那位张相公不提,今日所见的刘相公又是一位。加起来,言尚竟然已经见过一半的宰相了。

  言尚心知肚明,如今自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然而若是赢了……这便是他入朝之前,最好的开局了。

  今日局势如此重要。

  而如此重要之下,言尚扫一番堂中这些人,心中又忍不住走神,更添郁色。

  十天了。

  所有人都来围观过他这个稀奇人物了,不管是刑部还是哪里的人,每天都有人来看他,问他话,要弄清楚那天他和郑氏起冲突的具体过程。

  十天来,可以说除了皇帝陛下见不到,连太子,言尚都见过一面。太子说让他不必着急,说天命在他,让他多等几日,便能出去。太子自然是来收买人心,言尚也作出被对方感动的样子。

  双方都很满意。

  然而……这么多的人来过,为何暮晚摇对他不顾不问呢?

  听杨三郎说,她并不是不管这回事,她很积极地入局,替太子出头,提出整治豪强的议案。她积极配合太子,主动切割郑氏豪强不说,将依附她的所有豪强都重新整治一番,向太子投诚。

  杨三郎不耐烦地说,暮晚摇平均每日,都要给东宫上书十余次,把人烦得不行。

  而长安中,开始有丹阳公主贤圣的名声。

  她这般积极入局,为何却不问他一句,不看他一眼。她是公主,不方便亲自来看他也罢,为何都不让仆从给他递一句话,关心他一下?他入了狱,连太子都来装模作样一番,她为何连面子功夫都不做?

  连君臣之谊都不要了?

  她纵是生气他的自作主张,可是过来骂他一通,训斥他一番,那也是她的道理。而今这不管不问……才是最让人寒心的。

  言尚闭目。

  堂上人唤:“言二郎,开始了,将你那日行为重新说一遍。”

  言尚回过神,让自己不再想暮晚摇,将心思放到眼下,多日来,他再次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天发生的事……

  三堂会审审了整整一日。

  期间有高位者严词厉色,质问言尚所为是否是为了沽名钓誉,收买民心;言尚不卑不亢回答。

  有上位者好意安抚,话中留陷阱逼问;言尚说话不急不缓,并不受激。

  有郑氏族人被提审而来,本高声质问言尚,却被言尚说得张口结舌、羞愧无比。

  有人和言尚对峙,有人为言尚说话……

  刘相公一直抚须,静静观看。时而看看言尚,时而看看针对这人的人。他不表态,这里的人就当他不存在。

  到了傍晚时,基本众人都已疲惫,半数之人,都已经有些偏向言尚。

  其实他们本就偏向言尚……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审。

  定好次日出审判结果的结论后,三堂会审结束,众人送刘相公出门,言尚也被重新提回牢狱中。

  一整日的精神紧绷,让言尚疲惫不堪。

  这些朝中臣子,没有一个好相与。杨三郎混在他们中,简直如傻子一般干净明白。

  言尚不得不提起全部精神应付这些人,也顾不上结果如何,言尚认为自己已经尽力。

  回到牢中,牢门重新被锁上,有狱吏殷勤地送来饭菜,言尚因为精神绷得太累了,也没有心情吃饭,好声好气地让人将饭菜重新带下去。

  狱吏劝道:“郎君,你也不必慌乱。我看我们府君的意思,大概明日就能让你出狱了。只要大理寺和御史台那边没有意见。而大理寺必然没有意见……御史台,应该也不会有意见才是。

  “听说刘相公走的时候,不像是不喜欢的样子。郎君,你好歹吃两口,明日说不定又要审呢?”

  言尚温声:“我实在吃不下,且让我歇歇。明日再用膳也是可以的。麻烦你们多日来照料我了。”

  狱吏连忙说不用谢,又好心道:“郎君那你先睡吧,后半夜我与人换班时,再过来为你送一次饭。”

  言尚:“不必如此……”

  对方却很坚持:“如二郎你这样为我们百姓说话的人,已经不多了。二郎,你一定要从这里出去。日后你做了父母官,还记得今日一食一饭,记得我们这些百姓……便是我等的福气了。”

  言尚目中光微动,他点头对小吏笑了笑,不再拒绝了。

  到底是牢房,刑部的人想照顾言尚,也不可能真的把豪宅给他搬过来。

  也不过是旁的犯人没人管饭,他这里按点送;旁的人直接睡在稻草上,他这里下面铺了褥子;旁的人除了睡就是发呆,他这里还有蜡烛、有书本,供他醒着的时候看书。

  基本众人都默认言尚一定会出去,没人会刻意为难。

  言尚稍微用清水洗了下脸,就躺下披衣而睡,想明日说不定又得舌战群儒,他得养精蓄锐。

  不知道睡了多久,忽感觉到有什么在推自己的手。

  他迷糊中向靠墙的方向挪,那东西仍跟着,再一次在他枕着的手上踩了踩。

  窸窸窣窣,一直不停。

  言尚迷糊中睁开眼,模模糊糊中,看到一个妙龄女子衣罗绮,曳锦绣。

  金红相间、绣着彩凤的华美长裙铺在狱中稻草上,裙下露出一点翘头珠履。一点点踩言尚手的,正是这珠履。

  言尚仰头,对上暮晚摇似笑非笑的眼睛。

  言尚一下子坐起,身在牢中,他没有穿囚犯的衣服,却也不过一身中衣。幸好这是夏日,不会太冷。

  他靠墙而坐,长发微散,几绺拂在面上。仰头看她时,目中若有星碎水动,颇为动人。

  她忽然出现,如同梦一般,言尚一时都反应不过来到底是梦,还是她真的来看他了。

  只是突然看到她,见她高贵美丽一如往日,垂着眼皮,漆黑眼睛盯着他看……心中若有无限柔情拂上,又有些许怨怼之意。

  言尚心跳如鼓擂,他喃声:“殿……”

  暮晚摇蹲下来,就蹲在他面前,让他不用仰视她了。她手伸到自己红唇前,轻轻“嘘”了一声。月光从头顶小窗照入,落在她脸上。

  她就在他面前,又清澈,又妩媚;又无情,又含情。

  暮晚摇目若春水,缓缓流入言尚心脏:“不要大声说话。我悄悄进来的,不想被人知道。按理说,我现在应该还在避暑山庄,陪着我父皇避暑。你这种小人物,我根本就不应该过来看一眼的。”

  言尚盯着她。

  这一刻,她刻薄的语言,让他确定她不是梦,是真的了。

  他说:“那你来干什么?”

  暮晚摇:“欣赏你现在有多倒霉啊。”

  她一目不错地看着他:“看言二郎入狱,这可不是能够常见的。看你衣衫不整,这可不是常有的。看你如何屈辱,如何被人审视,将你当贼一样防着……这可不是常有的。”

  言尚无言。

  许久,他才低声:“所以你是生我的气,才不肯见我?是觉得我不听你的话,你才不高兴?”

  暮晚摇冷笑。

  她伸手,冰凉的手,一把捏住他下巴,让他看着她。

  她说:“你知道我当日听到你杀了郑氏家主时,什么心情么?若是你当时在我面前,我直接一巴掌会扇过去。”

  言尚:“……那殿下现在是不想扇我巴掌了?”

  暮晚摇看着他,低声:“你是不是故意的?觉得我不搭理你,用这种方式让我不得不看向你?”

  言尚反问:“难道郑氏所欺压的百姓,在殿下眼中一点都不重要?你就觉得我只是在和你置气么?”

  暮晚摇反问:“你没有和我置气么?”

  言尚眼神微微飘一下。

  暮晚摇再次重复:“你没有和我置气么?”

  他抿唇不答。

  暮晚摇便笑,她凑过来,几乎与他贴着脸,让他僵得靠着墙不敢动。

  听她与他贴面而语,审视着他:“所以言尚,你也不是那么没有私心。你生气我不理你,生气我掉头就走,生气我不看你的信……你既要为民做主,也要小小报复我,让我不得不跟着你的步调走……你算计了我,你还觉得我这些天不理你,是我错了么?”

  她气息拂来,香气轻柔。

  他面容已红,袖中的手指蜷起。

  他却垂下眼,道:“你既然生气,更应该来见我,质问我,喝骂我才是。”

  暮晚摇看着他,她微妙笑一声:“初时我是这么想过,但是我偏偏不如你的意。你想见我,我就不见你。你能奈我何?”

  他忽的抬目看她,目中略有些怒意,却又被他努力压下。

  他深吸口气,让自己心情平静:“殿下……”

  暮晚摇打断:“我今夜来,是来惩罚你的。”

  言尚一怔,奇怪看向她。

  她垂着眼,纤长手指仍抚着他的下巴,低下的眼睛,盯着他修长的脖颈、颈下玉润肤色,看了一眼又一眼。

  暮晚摇微笑:“言尚,你就是欠.艹。”

  言尚:“……”

  他一下子呆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暮晚摇怎么可能说得出这种话,她虽然脾气大,但也是一个娴静优雅的公主,她怎么可能……他恍惚之时,暮晚摇忽然抬目看了他一眼。

  她俯身而来,亲上了他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