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4、三媳 二十二
周三郎看得无语。
看来这兄弟二人还是没吃够苦,否则也不会惧怕去城里了。
“城里人多,铺子多,机会也多。只要有一把力气,就不愁没饭吃。”
周大郎根本不信:“你那么能干,为何现在身无分文?”
周二郎点头附和:“三弟,你有没有发现这一次你回来之后很不对劲?看家里兄弟的眼神,好像我们是下等人似的,你当你自己是谁?不就是去城里干了一个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满脸不屑:“真能讨着饭吃,你还回来做甚?镇上的这些东西在伙计受伤后,会带去看大夫,还会上门探望。你的东家呢?”
又冷笑一声:“还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连媳妇都哄不住。”
兄弟之间吵闹正常。
同一个屋檐下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从小到大没少吵架,甚至还打过架。
周三郎根本没把兄长的讥讽入心,可最后这句话着实戳着他的心了。
“二哥!”他大声怒斥:“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周二郎满不在乎:“实话实说而已,你急什么?”
他上下打量面前捏着拳头的三弟:“怎么,你还想打人啊?听说李安娘搬到城里后,生意越来越好,应该没少赚,你要是有本事,已经去做面馆东家了,也不至于落到如今地步。爹走的时候,我和大哥好歹还凑了点银子买纸钱,你呢?”
周三郎怒瞪着他:“二哥,我受伤了。”
“受伤就受伤呗,又不是我给你伤的,你这么大声做甚?”周二郎往后退了一步:“论年纪我比你大,论过日子,我比你过得好。你少说教我。”
周三郎气急了:“娘,你管不管?”
周母这几天伤心至极,听到几个儿子吵闹,她也没心思管,靠在墙上默默流泪。听到儿子喊,淡然道:“老三,你二哥说得对。”
事实上,周母也认为,去城里根本过不了好日子。
就像是三儿子,辛辛苦苦干了一个多月,受了一次伤全部就填了进去。自己干不了活不说,还得要人伺候。
周三郎眼神一言难尽:“活该你们穷。”
周大郎冷笑:“是,我们是穷人。你这个富人,别跟我们废话。有本事,你别巴着娘,自己去城里要饭去。”
周三郎二十大几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话,干脆抬步就走。
他身上有伤,走起路来磕磕绊绊。周母哪怕恼他,看到他这样也于心不忍:“老三,你要去哪儿?”
周三郎头也不回:“不用你管。”
走出大门外后,周大郎的今年已经十二岁的儿子,大概是看不惯叔叔和自己父亲吵架,悄悄地伸出了脚。
周三郎本来就受了伤,只是盛怒之中,根本也没看脚下,踢到了脚后,整个人控制不住,往前扑去。
然后,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疼痛传来,周三郎满心烦躁,在发现自己摔倒是被侄儿故意绊了之后,抬手就是一巴掌。
半大孩子受了痛,忍不住眼泪汪汪。
周大郎眼看儿子挨打,本就不耐烦三弟的他顿时就恼了:“这么大的人了,跟个孩子计较。”
说着,又扑了过去。
去势极猛,像是要打架。
周母这两天没吃什么东西,整个人瘫软无力,看到儿子吵闹,心里着急。没多久就满脸是泪,她捶着自己胸口:“你们把你爹气死之后,你要气死我吗?”
听到这话,周二郎可不认:“娘,爹生病的时候我们都没怎么回来,他被谁气了?”
话出口,突然察觉不对。母亲这话不像是气话,那么,应该是确有其事。
而父亲临走之时,也只有母亲和三弟守在身边。如果父亲真的是被气死的……除了他二人,应该没有别人。
母亲照顾父亲,向来任劳任怨,自己不吃也挤给他吃,应该不可能故意让父亲生气。那么,这个气死父亲的人是谁,根本也不用猜了。
他面色严肃:“娘,到底怎么回事?爹难道不是病死的吗?”
听到周二郎追问,周三郎心里发虚。
他那天从村里回来,想到自己以后都会被人指指点点,忍不住便发了火。
谁知道父亲那么不经气呢?
周大郎眼看弟弟面色不对,皱眉问:“你故意让爹生气?还把爹气死了?”
周三郎下意识就道:“我不是故意的。”
兄弟两人面面相觑。就算不是故意的,可无意的也不成啊!
怎么能气父亲呢?
长兄为父,周大郎沉下脸来:“老三,爹的死真和你有关吗?”
周三郎张口就来:“没关系!”
不想被人质问,就得先发制人。周三郎满脸怒气:“爹伤成那样,你们竟然也不回来探望。还有,爹娘会跑去偷别人的粮食,都是因为饿的。你们俩住在村里,整日吃香喝辣,怎么忍心看爹娘饿肚子的?”
提起此事,兄弟俩有点心虚。
怎么说呢,村里的人哪怕再不高兴,有些关系还得处着。至少,得维持着面子上的情分。
比如两人的岳家,在周江夫妻上门吃饭时一家人都很不高兴,但也不会不给他们吃。
兄弟两人却不愿意双亲在岳家吃饭。
他们吃饭不要紧,关键是吃完之后,岳家人会看兄弟两人不顺眼。
所以,两人巴不得双亲去对方岳家,或是去村里别家找饭吃。
在得知双亲做贼被抓个正着之后,兄弟两人不约而同都疏远了双亲。就怕自己也背上一个贼的名声。
关键是如今借住在别人家,东西没丢还好,只要东西一丢,他们俩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心里发虚,嘴上却不饶人。周大郎冷笑:“你这么孝顺,为何去了城里一去不归?你要是拿点银子回来给爹娘买粮食,他们何至于去偷?”
总之,互相责怪怨恨,都是亲兄弟,也不能真的打起来,三人越吵越凶。哪怕有周母和稀泥,最后还是弄了个不欢而散。
周大郎和二郎回了各自的岳家,周三郎恼怒之下,打算一养好伤就回城里。
也是这个时候,城中有消息传来,当初镇上的李家,李软软他爹是被人害死的。
并且,李家的钱财比众人以为的要多得多,那可是一万多两银子。
全部换成银锭堆起来,根本就是银山。
这一堆银山,如今被李安娘追回来,暂时替李软软保管着。
传言嘛,都是越传越玄乎。一开始说有桌子那么大一堆银子,慢慢的变成了院子那么大一堆,后来就说跟房子一样大。等到了村里,就变成和后山一样大了。
村里人也知道这太离奇,不过,他们没有见过一万多两银子,只知道很多很多。哪怕搬去了府城,也能过得很滋润。
于是,不欢而散的三兄弟,又凑到了一起。
不,应该是四兄弟才对。
周四郎在周父死的时候根本就没回来,推说自己进了山。
其实并不是,村里人都知道她最近住在山洞里,饿了就去地里霍霍别人的粮食。
不过,因为他每次都只拿一点,村里人懒得去抓他现行,但都知道他住在后山的山洞里。
“前几天我进了山,还抓到了两只兔子。本来想拿一只回来孝敬爹娘,没想到爹就没了。”周四郎说的煞有介事,对上兄弟三人怀疑的目光,他编不下去了,转而道:“三哥,三嫂手中那么多的银子,随便给上几个银锭,我们一家就能过得很滋润了。这夫妻之间吵闹正常,哪家不吵?但人家也没闹着不过啊!要我说,你还是得把三嫂劝回来,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嘛。”
周四郎还没成亲,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听村里的妇人说的。
不过,却得到了兄弟,两人的赞同。
周三郎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是什么招都使过了,可李安娘就是不回头啊!
如今她手头有了那么多银子,多的是男人愿意哄着她,更不可能回头找他了。
周三郎蹲在地上:“我不去。”
“不能不去呀。”周大郎伸手拉他:“三弟,前些日子我跟你二哥说的那些话,确实不中听,可爹走了,我们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说的话都挺冲动。大哥要是哪句话说的不对,在这给你道个歉,兄弟之间没有隔夜仇……我送你去城里。”
周二郎也上前扶住他另一边,还小心的避开了他的伤:“大哥一人不成,我也去。”
周四郎急忙上前:“三哥,这天气热,我帮你扇风。”
三人簇拥着周三郎,半扶半抱的把人往府城的方向送去。
看来这兄弟二人还是没吃够苦,否则也不会惧怕去城里了。
“城里人多,铺子多,机会也多。只要有一把力气,就不愁没饭吃。”
周大郎根本不信:“你那么能干,为何现在身无分文?”
周二郎点头附和:“三弟,你有没有发现这一次你回来之后很不对劲?看家里兄弟的眼神,好像我们是下等人似的,你当你自己是谁?不就是去城里干了一个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满脸不屑:“真能讨着饭吃,你还回来做甚?镇上的这些东西在伙计受伤后,会带去看大夫,还会上门探望。你的东家呢?”
又冷笑一声:“还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连媳妇都哄不住。”
兄弟之间吵闹正常。
同一个屋檐下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从小到大没少吵架,甚至还打过架。
周三郎根本没把兄长的讥讽入心,可最后这句话着实戳着他的心了。
“二哥!”他大声怒斥:“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周二郎满不在乎:“实话实说而已,你急什么?”
他上下打量面前捏着拳头的三弟:“怎么,你还想打人啊?听说李安娘搬到城里后,生意越来越好,应该没少赚,你要是有本事,已经去做面馆东家了,也不至于落到如今地步。爹走的时候,我和大哥好歹还凑了点银子买纸钱,你呢?”
周三郎怒瞪着他:“二哥,我受伤了。”
“受伤就受伤呗,又不是我给你伤的,你这么大声做甚?”周二郎往后退了一步:“论年纪我比你大,论过日子,我比你过得好。你少说教我。”
周三郎气急了:“娘,你管不管?”
周母这几天伤心至极,听到几个儿子吵闹,她也没心思管,靠在墙上默默流泪。听到儿子喊,淡然道:“老三,你二哥说得对。”
事实上,周母也认为,去城里根本过不了好日子。
就像是三儿子,辛辛苦苦干了一个多月,受了一次伤全部就填了进去。自己干不了活不说,还得要人伺候。
周三郎眼神一言难尽:“活该你们穷。”
周大郎冷笑:“是,我们是穷人。你这个富人,别跟我们废话。有本事,你别巴着娘,自己去城里要饭去。”
周三郎二十大几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话,干脆抬步就走。
他身上有伤,走起路来磕磕绊绊。周母哪怕恼他,看到他这样也于心不忍:“老三,你要去哪儿?”
周三郎头也不回:“不用你管。”
走出大门外后,周大郎的今年已经十二岁的儿子,大概是看不惯叔叔和自己父亲吵架,悄悄地伸出了脚。
周三郎本来就受了伤,只是盛怒之中,根本也没看脚下,踢到了脚后,整个人控制不住,往前扑去。
然后,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疼痛传来,周三郎满心烦躁,在发现自己摔倒是被侄儿故意绊了之后,抬手就是一巴掌。
半大孩子受了痛,忍不住眼泪汪汪。
周大郎眼看儿子挨打,本就不耐烦三弟的他顿时就恼了:“这么大的人了,跟个孩子计较。”
说着,又扑了过去。
去势极猛,像是要打架。
周母这两天没吃什么东西,整个人瘫软无力,看到儿子吵闹,心里着急。没多久就满脸是泪,她捶着自己胸口:“你们把你爹气死之后,你要气死我吗?”
听到这话,周二郎可不认:“娘,爹生病的时候我们都没怎么回来,他被谁气了?”
话出口,突然察觉不对。母亲这话不像是气话,那么,应该是确有其事。
而父亲临走之时,也只有母亲和三弟守在身边。如果父亲真的是被气死的……除了他二人,应该没有别人。
母亲照顾父亲,向来任劳任怨,自己不吃也挤给他吃,应该不可能故意让父亲生气。那么,这个气死父亲的人是谁,根本也不用猜了。
他面色严肃:“娘,到底怎么回事?爹难道不是病死的吗?”
听到周二郎追问,周三郎心里发虚。
他那天从村里回来,想到自己以后都会被人指指点点,忍不住便发了火。
谁知道父亲那么不经气呢?
周大郎眼看弟弟面色不对,皱眉问:“你故意让爹生气?还把爹气死了?”
周三郎下意识就道:“我不是故意的。”
兄弟两人面面相觑。就算不是故意的,可无意的也不成啊!
怎么能气父亲呢?
长兄为父,周大郎沉下脸来:“老三,爹的死真和你有关吗?”
周三郎张口就来:“没关系!”
不想被人质问,就得先发制人。周三郎满脸怒气:“爹伤成那样,你们竟然也不回来探望。还有,爹娘会跑去偷别人的粮食,都是因为饿的。你们俩住在村里,整日吃香喝辣,怎么忍心看爹娘饿肚子的?”
提起此事,兄弟俩有点心虚。
怎么说呢,村里的人哪怕再不高兴,有些关系还得处着。至少,得维持着面子上的情分。
比如两人的岳家,在周江夫妻上门吃饭时一家人都很不高兴,但也不会不给他们吃。
兄弟两人却不愿意双亲在岳家吃饭。
他们吃饭不要紧,关键是吃完之后,岳家人会看兄弟两人不顺眼。
所以,两人巴不得双亲去对方岳家,或是去村里别家找饭吃。
在得知双亲做贼被抓个正着之后,兄弟两人不约而同都疏远了双亲。就怕自己也背上一个贼的名声。
关键是如今借住在别人家,东西没丢还好,只要东西一丢,他们俩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心里发虚,嘴上却不饶人。周大郎冷笑:“你这么孝顺,为何去了城里一去不归?你要是拿点银子回来给爹娘买粮食,他们何至于去偷?”
总之,互相责怪怨恨,都是亲兄弟,也不能真的打起来,三人越吵越凶。哪怕有周母和稀泥,最后还是弄了个不欢而散。
周大郎和二郎回了各自的岳家,周三郎恼怒之下,打算一养好伤就回城里。
也是这个时候,城中有消息传来,当初镇上的李家,李软软他爹是被人害死的。
并且,李家的钱财比众人以为的要多得多,那可是一万多两银子。
全部换成银锭堆起来,根本就是银山。
这一堆银山,如今被李安娘追回来,暂时替李软软保管着。
传言嘛,都是越传越玄乎。一开始说有桌子那么大一堆银子,慢慢的变成了院子那么大一堆,后来就说跟房子一样大。等到了村里,就变成和后山一样大了。
村里人也知道这太离奇,不过,他们没有见过一万多两银子,只知道很多很多。哪怕搬去了府城,也能过得很滋润。
于是,不欢而散的三兄弟,又凑到了一起。
不,应该是四兄弟才对。
周四郎在周父死的时候根本就没回来,推说自己进了山。
其实并不是,村里人都知道她最近住在山洞里,饿了就去地里霍霍别人的粮食。
不过,因为他每次都只拿一点,村里人懒得去抓他现行,但都知道他住在后山的山洞里。
“前几天我进了山,还抓到了两只兔子。本来想拿一只回来孝敬爹娘,没想到爹就没了。”周四郎说的煞有介事,对上兄弟三人怀疑的目光,他编不下去了,转而道:“三哥,三嫂手中那么多的银子,随便给上几个银锭,我们一家就能过得很滋润了。这夫妻之间吵闹正常,哪家不吵?但人家也没闹着不过啊!要我说,你还是得把三嫂劝回来,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嘛。”
周四郎还没成亲,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听村里的妇人说的。
不过,却得到了兄弟,两人的赞同。
周三郎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是什么招都使过了,可李安娘就是不回头啊!
如今她手头有了那么多银子,多的是男人愿意哄着她,更不可能回头找他了。
周三郎蹲在地上:“我不去。”
“不能不去呀。”周大郎伸手拉他:“三弟,前些日子我跟你二哥说的那些话,确实不中听,可爹走了,我们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说的话都挺冲动。大哥要是哪句话说的不对,在这给你道个歉,兄弟之间没有隔夜仇……我送你去城里。”
周二郎也上前扶住他另一边,还小心的避开了他的伤:“大哥一人不成,我也去。”
周四郎急忙上前:“三哥,这天气热,我帮你扇风。”
三人簇拥着周三郎,半扶半抱的把人往府城的方向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