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流言成真
安笙这话说的亲近,谢婉容又岂会听不出来?
可正因听出来了,才更加不好过。
不过,安笙有句话说的也对,她们既是姐妹,确实也不该一直说这些见外的话。
思及此,谢婉容便收回了眼中的泪意,拉紧了安笙的手,道:“你既不喜这些话,往后我便不说了,只要你未曾怪我,咱们姐妹还同从前一样,我就满足了。”
“自然是一样的,就是你想不一样,我还不依呢。”安笙说着,又朝谢婉容眨了眨眼,神态颇为俏皮,顿时就将谢婉容逗笑了出来。
谢婉容这一笑,紧张的气氛陡然间便散了。
知晓安笙并没有怪她的意思,她也就放心了。
“那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身子还未大好,今日又受了累,还是快快回去歇着,改日寻了机会,咱们姐妹再一处说话,这次不请别人,只我们姐妹二人自己相聚。”
面对谢婉容的殷殷嘱咐,安笙皆笑着应下,“好,你也先回去吧,不必再送了,我这便回府去了,改日有机会咱们再约就是。”
谢婉容也点点头,然后,看着安笙上了自家的马车,方才转回内院。
一回去,便有文国公夫人身边的丫鬟来请,说文国公夫人请她去说话。
谢婉容知道,席间那些事情,表姑母一定已经知道了,现在叫她过去,定是为了问这件事。
虽说知道表姑母不会怪她,她今日虑事也没有不周之处,但是,这场小宴到底也算不欢而散,表姑母少不得还是要问上几句,再叮嘱一二的。
思及此,谢婉容又打起精神,随那丫鬟一道,去见文国公夫人了。
再说安笙。
她坐着马车出了文国公府后,便打道回府。
虽说方才谢婉容说让她快些回府去歇着,她也应了,但是,她和青葙都知道,就算回了永宁侯府,她也是歇不着的。
这会儿的永宁侯府,怕是早就鸡飞狗跳了吧......
“小姐,您说世子那边,可是已经得手了?”青葙关紧了马车门,凑在安笙耳边低声问道。
安笙点点头,回了一句十之八九,便示意她别再说了。
青葙得到安笙的示意,便也不再多说,静静坐在一旁。
马车辘辘驶过街道,各种喧闹声顺着车壁传入马车之中,想起今日乃是大集会,安笙倒是也并未奇怪。
虽说如今已经接近午时,但街上仍旧热闹纷呈,当然也因为行人往来太多,所以,马车也实在走不快。
不过,安笙也不着急,所以当婆子说因为外面人实在太多,所以车行不快时,她也并未怪罪。
马车悠悠地在街上一点一点挪动,安笙在车里被晃得几乎昏昏欲睡,直到,那街边的低沉议论声传入耳中,她才立刻清醒过来。
看来事情是成了,否则街面上不会有这种流言传出来。
青葙也听到了,她脸上立即闪过一抹喜色,抓着安笙的袖子,微微晃了晃,眼中波光闪闪,显然十分兴奋。
安笙知道她想说什么,便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知道。
青葙这才松开手,在一旁竭力抑制着自己的兴奋。
街边的议论声并不大,似乎只是一两个人随口说说,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安笙知道,流言往往都是从小变大的,起先只是一两个人说,很快,就会变成很多人说。
而当很多人都在传这流言的时候,流言,便也会成为真相。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从来如此。
后悔吗?同情吗?并不,既然方氏要害她,那就要做好,被她报复的准备!
京郊百里,一间废弃的山神庙中,四个女人被绑住手脚,堵上嘴巴,扔在山神庙后面的,一间破旧的厢房里。
十一月的天,风刮在脸上,冷的像刀子割一样,这破旧厢房的门窗早已破败不堪,风从漏了的窗口中吹进来,直吹得几个养尊处优惯了的女人,瑟瑟发抖。
她们想要呼救,想要咒骂,但奈何嘴巴被人堵得牢牢的,除了勉强的几声呜咽,竟是再发不出其他声音。
大概是挣扎累了,所以,四人互相依靠着歪坐在一起,除了用力喘气,便只剩下满眼的惊恐。
这四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京郊外被人连人带车掳走的,永宁侯夫人方氏一行。
她们被人掳走后,便被绑了手脚,堵住了嘴巴,颠簸一路,来到了这处山神庙,如今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起先她们还想,许是那些人不知道她们身份,才敢掳人,哪成想,那些人听了她们的话之后,便嗤笑一声,说掳的就是她这个“永宁侯夫人”!
这下,可叫方氏傻了眼。
在这京都地界,竟然有人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掳走永宁侯夫人,他家侯爷虽说如今不够显贵,但大小也是个侯爷,可是有爵位在的,这些人竟如此不屑一顾,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时辰一点一滴的过去,那些人将她们掳到此处后,便再没了声息,既不逼问勒索,也不理会,这破庙静的只能听见呜呜风声,好像只剩下她们主仆四人在似的。
一开始,方氏还暗暗存着希望,觉得侯府里的人知道她失踪以后,定会派人出来寻找,可这么久了,都没有动静,她心里也不免害怕了。
若是侯府中人一直没发现她失踪,而这些人待会儿又再次出现,会不会,二话不说杀了她!!!
他们手里可都拿着刀呢,杀她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岂不是同砍瓜切菜一般简单?
这样一想,方氏就更害怕了。
她不明白,明明今日被劫走的应该是安笙,可现在怎么就变成了她?
对啊,本来被劫走的应该是顾安笙那个死丫头,如今怎么倒成了她?
思及此,方氏的心思又再度活泛起来,她用肩膀顶了顶坐在她身边的方妈妈,瞪着眼睛,朝方妈妈呜呜咽咽说了一堆。
可惜,方妈妈未能领会到她话里的真意,只会跟着呜呜不停,却毫无用处。
主仆俩鸡同鸭讲了半晌,终究还是颓然地跌坐了回去。
可正因听出来了,才更加不好过。
不过,安笙有句话说的也对,她们既是姐妹,确实也不该一直说这些见外的话。
思及此,谢婉容便收回了眼中的泪意,拉紧了安笙的手,道:“你既不喜这些话,往后我便不说了,只要你未曾怪我,咱们姐妹还同从前一样,我就满足了。”
“自然是一样的,就是你想不一样,我还不依呢。”安笙说着,又朝谢婉容眨了眨眼,神态颇为俏皮,顿时就将谢婉容逗笑了出来。
谢婉容这一笑,紧张的气氛陡然间便散了。
知晓安笙并没有怪她的意思,她也就放心了。
“那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身子还未大好,今日又受了累,还是快快回去歇着,改日寻了机会,咱们姐妹再一处说话,这次不请别人,只我们姐妹二人自己相聚。”
面对谢婉容的殷殷嘱咐,安笙皆笑着应下,“好,你也先回去吧,不必再送了,我这便回府去了,改日有机会咱们再约就是。”
谢婉容也点点头,然后,看着安笙上了自家的马车,方才转回内院。
一回去,便有文国公夫人身边的丫鬟来请,说文国公夫人请她去说话。
谢婉容知道,席间那些事情,表姑母一定已经知道了,现在叫她过去,定是为了问这件事。
虽说知道表姑母不会怪她,她今日虑事也没有不周之处,但是,这场小宴到底也算不欢而散,表姑母少不得还是要问上几句,再叮嘱一二的。
思及此,谢婉容又打起精神,随那丫鬟一道,去见文国公夫人了。
再说安笙。
她坐着马车出了文国公府后,便打道回府。
虽说方才谢婉容说让她快些回府去歇着,她也应了,但是,她和青葙都知道,就算回了永宁侯府,她也是歇不着的。
这会儿的永宁侯府,怕是早就鸡飞狗跳了吧......
“小姐,您说世子那边,可是已经得手了?”青葙关紧了马车门,凑在安笙耳边低声问道。
安笙点点头,回了一句十之八九,便示意她别再说了。
青葙得到安笙的示意,便也不再多说,静静坐在一旁。
马车辘辘驶过街道,各种喧闹声顺着车壁传入马车之中,想起今日乃是大集会,安笙倒是也并未奇怪。
虽说如今已经接近午时,但街上仍旧热闹纷呈,当然也因为行人往来太多,所以,马车也实在走不快。
不过,安笙也不着急,所以当婆子说因为外面人实在太多,所以车行不快时,她也并未怪罪。
马车悠悠地在街上一点一点挪动,安笙在车里被晃得几乎昏昏欲睡,直到,那街边的低沉议论声传入耳中,她才立刻清醒过来。
看来事情是成了,否则街面上不会有这种流言传出来。
青葙也听到了,她脸上立即闪过一抹喜色,抓着安笙的袖子,微微晃了晃,眼中波光闪闪,显然十分兴奋。
安笙知道她想说什么,便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知道。
青葙这才松开手,在一旁竭力抑制着自己的兴奋。
街边的议论声并不大,似乎只是一两个人随口说说,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安笙知道,流言往往都是从小变大的,起先只是一两个人说,很快,就会变成很多人说。
而当很多人都在传这流言的时候,流言,便也会成为真相。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从来如此。
后悔吗?同情吗?并不,既然方氏要害她,那就要做好,被她报复的准备!
京郊百里,一间废弃的山神庙中,四个女人被绑住手脚,堵上嘴巴,扔在山神庙后面的,一间破旧的厢房里。
十一月的天,风刮在脸上,冷的像刀子割一样,这破旧厢房的门窗早已破败不堪,风从漏了的窗口中吹进来,直吹得几个养尊处优惯了的女人,瑟瑟发抖。
她们想要呼救,想要咒骂,但奈何嘴巴被人堵得牢牢的,除了勉强的几声呜咽,竟是再发不出其他声音。
大概是挣扎累了,所以,四人互相依靠着歪坐在一起,除了用力喘气,便只剩下满眼的惊恐。
这四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京郊外被人连人带车掳走的,永宁侯夫人方氏一行。
她们被人掳走后,便被绑了手脚,堵住了嘴巴,颠簸一路,来到了这处山神庙,如今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起先她们还想,许是那些人不知道她们身份,才敢掳人,哪成想,那些人听了她们的话之后,便嗤笑一声,说掳的就是她这个“永宁侯夫人”!
这下,可叫方氏傻了眼。
在这京都地界,竟然有人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掳走永宁侯夫人,他家侯爷虽说如今不够显贵,但大小也是个侯爷,可是有爵位在的,这些人竟如此不屑一顾,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时辰一点一滴的过去,那些人将她们掳到此处后,便再没了声息,既不逼问勒索,也不理会,这破庙静的只能听见呜呜风声,好像只剩下她们主仆四人在似的。
一开始,方氏还暗暗存着希望,觉得侯府里的人知道她失踪以后,定会派人出来寻找,可这么久了,都没有动静,她心里也不免害怕了。
若是侯府中人一直没发现她失踪,而这些人待会儿又再次出现,会不会,二话不说杀了她!!!
他们手里可都拿着刀呢,杀她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岂不是同砍瓜切菜一般简单?
这样一想,方氏就更害怕了。
她不明白,明明今日被劫走的应该是安笙,可现在怎么就变成了她?
对啊,本来被劫走的应该是顾安笙那个死丫头,如今怎么倒成了她?
思及此,方氏的心思又再度活泛起来,她用肩膀顶了顶坐在她身边的方妈妈,瞪着眼睛,朝方妈妈呜呜咽咽说了一堆。
可惜,方妈妈未能领会到她话里的真意,只会跟着呜呜不停,却毫无用处。
主仆俩鸡同鸭讲了半晌,终究还是颓然地跌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