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和书
何鑫这边刚一去找汪德蒲,太子殿下那头就得了消息。
太子微微一笑,对手下说:“时机一到,让人将证据全都散出去吧,务必要在陆铮回来之前,了结此事!”
“是,殿下。”属下颔首应声,然后,按着太子的吩咐,下去安排去了。
其实,证据不是没有,只不过,太子一直押着没让人放出去而已。
而多方扯皮的效果,也是他故意制造出来的,为的就是让汪德蒲一行放松警惕。
陆铮在外征战,这些小人趁此机会谋害他,太子绝对不会允许。
为了能让陆铮安心在外打仗,太子只得将这个案子暂时压下去,给汪德蒲一行以假象,让他们以为自己这边全部心神都放到这个案子上去了。
这样一来,一则让汪德蒲一行放松了些警惕,二则又同时是个震慑,让他们再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太子的决策是对的。
他确实靠着这个案子,成功牵制住了汪德蒲,让他再不敢随意动手。
不过后来又出现的那个叛徒,也让太子十分在意。
汪德蒲这边他盯得很紧,确实没有见到他再动过手。
但是,太子跟陆铮他们一样,都不相信,叛徒当真只是为了金银财帛,才背叛南诏的。
可怀疑毕竟只是怀疑,想要定罪,一切都要讲证据。
不过,这件事查起来实在太难,这叛徒似乎跟邺京这边的官员毫无联系,因而,即便是查,怕是也查不出什么。
所以,太子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王延和杨业的案子上面。
最后,查来查去,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想到最终查到的那个人,太子殿下很不厚道地笑了。
希望汪德蒲到时候还能得意的起来吧,他就拭目以待了。
西北。
陆铮交代了手下将士们启程归京的事宜,便去找文韬了。
他总觉得,文韬这些日子,一直在躲着他。
他不知道文韬为什么要这样,所以,他想亲自找文韬问问。
这几日一直忙着打仗,也没有顾得上这件事,现在好不容闲下来了,自然是要问清楚这件事的。
陆铮问了人,得知文韬在营帐里收拾东西,就径自过去找他了。
一到文韬的营帐,就见人果真在里面。
“陆将军。”听风见到陆铮进来,忙停下手边的事情,行礼问好。
陆铮摆摆手,道:“你忙你的,我找你家公子说说话。”
听风应了一声,眼中有些忧虑。
陆世子找他们家少爷说什么呢?难道,是知道少爷的心意,所以来质问少爷的?
听风心不在焉地收拾着东西,文韬也有些不自在。
说实话,他现在还没想好,到底要怎样面对陆铮,所以,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躲着陆铮。
但是现在,陆铮找上门来了,他再躲,怕是真要伤了兄弟情分。
“你来了,军中的事情,都交代妥了?”文韬语气不甚自然地问了一句。
陆铮皱了皱眉,答说:“军中已没什么好交代的了,他们都不是头回跟着我出征了,都知道该怎么办,文韬,我来,是想问问你,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却瞒着我?”
文韬毕竟是头回来西北,西北环境条件又这么不好,陆铮就怕文韬受不住,却不肯跟自己说。
说实话,他很担心文韬。
但是,文韬毕竟是男子,所以,陆铮又有些不敢直截了当地问他是不是不适应这种地方,就怕伤了兄弟的自尊。
但是明日他们就要开拔回京了,若是文韬路上受不住,生了病,可就糟了,所以,陆铮也顾不上兄弟面子挂不挂得住了,赶紧过来问问。
文韬自然没有生病,便是病了,他这也是心病,而且,还是不能跟陆铮说的心病。
因而,文韬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转而说起了别的。
“你这次得胜回朝,陛下一定会好好赏你的!”说到这个,文韬也是真为兄弟高兴。
他这几日,心里其实挺矛盾的。
一方面,他好像觉得陆铮抢了他的心上人,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这想法着实龌龊。
他中意安笙不假,可是安笙却是对他无意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陆铮与安笙定了亲,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不是道理明白了,心里就一定能想得通,放得开的。
若是真放得开,文韬也就不用躲着陆铮了,自可以大大方方地面对陆铮。
可问题就是,他想不开!
因为想不开,他才不知道要如何面对陆铮,只能一味地躲避。
陆铮听了文韬的话,便摇了摇头,“你又不是不知,这仗到底是怎么打胜的,并非是我赢了,而是匈奴自己递了止战和书。”
原来,前些日子陆铮受伤以后,匈奴那边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陆铭等将士分别去叫过阵,但奇怪的是,一直以来好勇斗狠的匈奴并没有出来应战。
这实在不符合常理。
陆铮听到陆铭汇报这种情况,原以为,匈奴是在酝酿什么更大的阴谋,谁知,僵持了五日之后,匈奴竟然派人送来了止战和书!
陆铮收到和书之后,立即派人前去打探,这一探之下才知道,原来前几日匈奴出了内乱,新上任的匈奴王将旧的匈奴王给推翻了,自己登上了王位。
可是,王位登上去了,这内战却没有完全消停下来。
无奈之下,新的匈奴王冒顿不得不向陆铮提交止战和书。
陆铮收到和书,自是不愿意的,但是,他却不得不将这个事情如实上报给惠帝。
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就应该趁乱杀过去,就算不能将匈奴灭了,起码也能让他们消停几十年。
可是,惠帝却同意了签署止战和书。
君命不可违,陆铮没有办法,只得听命带领大军,班师回朝。
所以,听到文韬的称赞,陆铮根本一点儿都不高兴。
他想要的,不是奖赏,不是晋封,而只是能保证西北百姓,不受战火之苦。
可是,皇上有皇上的考虑,他再如何,也没有办法在这么大的事情上面,违抗君命!
太子微微一笑,对手下说:“时机一到,让人将证据全都散出去吧,务必要在陆铮回来之前,了结此事!”
“是,殿下。”属下颔首应声,然后,按着太子的吩咐,下去安排去了。
其实,证据不是没有,只不过,太子一直押着没让人放出去而已。
而多方扯皮的效果,也是他故意制造出来的,为的就是让汪德蒲一行放松警惕。
陆铮在外征战,这些小人趁此机会谋害他,太子绝对不会允许。
为了能让陆铮安心在外打仗,太子只得将这个案子暂时压下去,给汪德蒲一行以假象,让他们以为自己这边全部心神都放到这个案子上去了。
这样一来,一则让汪德蒲一行放松了些警惕,二则又同时是个震慑,让他们再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太子的决策是对的。
他确实靠着这个案子,成功牵制住了汪德蒲,让他再不敢随意动手。
不过后来又出现的那个叛徒,也让太子十分在意。
汪德蒲这边他盯得很紧,确实没有见到他再动过手。
但是,太子跟陆铮他们一样,都不相信,叛徒当真只是为了金银财帛,才背叛南诏的。
可怀疑毕竟只是怀疑,想要定罪,一切都要讲证据。
不过,这件事查起来实在太难,这叛徒似乎跟邺京这边的官员毫无联系,因而,即便是查,怕是也查不出什么。
所以,太子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王延和杨业的案子上面。
最后,查来查去,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想到最终查到的那个人,太子殿下很不厚道地笑了。
希望汪德蒲到时候还能得意的起来吧,他就拭目以待了。
西北。
陆铮交代了手下将士们启程归京的事宜,便去找文韬了。
他总觉得,文韬这些日子,一直在躲着他。
他不知道文韬为什么要这样,所以,他想亲自找文韬问问。
这几日一直忙着打仗,也没有顾得上这件事,现在好不容闲下来了,自然是要问清楚这件事的。
陆铮问了人,得知文韬在营帐里收拾东西,就径自过去找他了。
一到文韬的营帐,就见人果真在里面。
“陆将军。”听风见到陆铮进来,忙停下手边的事情,行礼问好。
陆铮摆摆手,道:“你忙你的,我找你家公子说说话。”
听风应了一声,眼中有些忧虑。
陆世子找他们家少爷说什么呢?难道,是知道少爷的心意,所以来质问少爷的?
听风心不在焉地收拾着东西,文韬也有些不自在。
说实话,他现在还没想好,到底要怎样面对陆铮,所以,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躲着陆铮。
但是现在,陆铮找上门来了,他再躲,怕是真要伤了兄弟情分。
“你来了,军中的事情,都交代妥了?”文韬语气不甚自然地问了一句。
陆铮皱了皱眉,答说:“军中已没什么好交代的了,他们都不是头回跟着我出征了,都知道该怎么办,文韬,我来,是想问问你,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却瞒着我?”
文韬毕竟是头回来西北,西北环境条件又这么不好,陆铮就怕文韬受不住,却不肯跟自己说。
说实话,他很担心文韬。
但是,文韬毕竟是男子,所以,陆铮又有些不敢直截了当地问他是不是不适应这种地方,就怕伤了兄弟的自尊。
但是明日他们就要开拔回京了,若是文韬路上受不住,生了病,可就糟了,所以,陆铮也顾不上兄弟面子挂不挂得住了,赶紧过来问问。
文韬自然没有生病,便是病了,他这也是心病,而且,还是不能跟陆铮说的心病。
因而,文韬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转而说起了别的。
“你这次得胜回朝,陛下一定会好好赏你的!”说到这个,文韬也是真为兄弟高兴。
他这几日,心里其实挺矛盾的。
一方面,他好像觉得陆铮抢了他的心上人,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这想法着实龌龊。
他中意安笙不假,可是安笙却是对他无意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陆铮与安笙定了亲,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不是道理明白了,心里就一定能想得通,放得开的。
若是真放得开,文韬也就不用躲着陆铮了,自可以大大方方地面对陆铮。
可问题就是,他想不开!
因为想不开,他才不知道要如何面对陆铮,只能一味地躲避。
陆铮听了文韬的话,便摇了摇头,“你又不是不知,这仗到底是怎么打胜的,并非是我赢了,而是匈奴自己递了止战和书。”
原来,前些日子陆铮受伤以后,匈奴那边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陆铭等将士分别去叫过阵,但奇怪的是,一直以来好勇斗狠的匈奴并没有出来应战。
这实在不符合常理。
陆铮听到陆铭汇报这种情况,原以为,匈奴是在酝酿什么更大的阴谋,谁知,僵持了五日之后,匈奴竟然派人送来了止战和书!
陆铮收到和书之后,立即派人前去打探,这一探之下才知道,原来前几日匈奴出了内乱,新上任的匈奴王将旧的匈奴王给推翻了,自己登上了王位。
可是,王位登上去了,这内战却没有完全消停下来。
无奈之下,新的匈奴王冒顿不得不向陆铮提交止战和书。
陆铮收到和书,自是不愿意的,但是,他却不得不将这个事情如实上报给惠帝。
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就应该趁乱杀过去,就算不能将匈奴灭了,起码也能让他们消停几十年。
可是,惠帝却同意了签署止战和书。
君命不可违,陆铮没有办法,只得听命带领大军,班师回朝。
所以,听到文韬的称赞,陆铮根本一点儿都不高兴。
他想要的,不是奖赏,不是晋封,而只是能保证西北百姓,不受战火之苦。
可是,皇上有皇上的考虑,他再如何,也没有办法在这么大的事情上面,违抗君命!